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王守仁,也叫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儒学史上,他被称为是最后一个开宗立派的宗师级人物。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知行合一。主要的意思把自己思想中知道的正确的事情,用正确的行为来加以实现,付诸实施。……也可以这样理解:正确的思想和正确的行为合而为一而为之。
倡导《心学》,实际上他有很好的宗教传承,特别是佛学。心所指良心,善心,正心,统称为心学。就是教导大家凡事以正确的思想和行为而为准绳。
先生的心学和泊来的唯心主义还是有差别的。只是不知道将先生的心学放入哪一个派别,所以将就着放到了唯心主义里面。
他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