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的我,周围没有什么玩伴,爸爸妈妈工作忙,把我锁在家里。我常常躺在一个很大的浴桶中,里面摆上零食玩具,一待就是一整天。那个时候我总盯着天花板上的灯泡想:我,为什么不是它?我为什么肉嘟嘟的?小时候贪玩经常摔破脑壳,打上绷带的时候,我对着镜子想:人为什么会流血,为什么我打上绷带看起来好酷?难道我有超能力?此类问题伴随童年。
我觉得孩童时代与长大成人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关注的主体从自己转换到了别人 同样从孩童时代单纯的扮演自己变成了扮演父亲(母亲)儿子(女儿)老公(老婆)等等各种不一样的角色,同样考虑的也要多的多。而孩童时代关注的主体是自己。
自己慢慢长大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各方面都是有限的。周边环境的影响,要知道人都是有惰性的,从小到大周边的一些人都不是特别努力的那种,所以在某些时候也就跟过去了,就这样慢慢的和那些所谓的大神们拉开了距离。
是一直因为孩童时代认知功能局限,认识不到客观世界呀,等你的思维发展强大一点之后,才能看到别人,这个时期的孩子与其说是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不如说是只能感觉到自己是人。
从来没有接触到任何大的伤害,挫折。一切都很单纯美好,所以不会害怕失败或者说不知道失败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是独立而自我的存在,小孩子么总是在幻想奇妙而美好的事情。
至于如何看待孩童时代人人都觉得自己异于常人,我想说的就是,长大了也一样。不过就是将自己异于常人的地方从“漂浮”这些超能力过渡到自身优点这种更具象性的东西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