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大的魅力不是他的酒量,不是他的文采,而是他典型的性格:充满了对自由的热爱。在他之后,循规蹈矩的宫廷诗人越来越多了。这愈发衬托出李白的不可一世,不可多得。比人身自由更难得的,是心灵的自由,李白拥有一颗博大的心灵。这是成为大诗人的首要条件,同时也是大诗人与小诗人最明显的区别。古往今来,读者是有眼光的,有良知的,或者说,潜意识里也有对自由的渴望与羡慕,所以选择了李白。李白不仅成为诗歌的偶像,而且成为人格的偶像。一般人很难达到李白的境界,正因为如此,才会对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顶礼膜拜。但实际上,这种境界早已存在于他们的理想中,李白不过是恰巧吻合的一个符号,一个替身罢了。
李白几乎称得上是我们民族的一个神话。历史上确有其人(有流传下来的诸多诗篇作证),但是他的形象,在街谈巷议中分明被神化了。说他是酒仙:“斗酒诗百篇”,说他一身傲骨:“天子呼来不上船”……这些溢美之辞甚至出自唐朝诗坛另一位重量级人物杜甫之口,似乎不可不信。还有件使其大出风头的轶事:当时的“第一夫人”杨贵妃笑脸相迎,请李白题诗,李白提出的条件是让宠宦高力士脱靴子……此事如果属实,淡泊名利、傲视权贵的李白真是太潇洒了。当时,唐玄宗还亲手为李白递上醒酒汤。古今中外又有几个文人能获得这样的待遇?即使歌德,路遇魏马大公国的君主,也会下意识地侧身脱帽致敬。
中国人喜欢李白,是因为他是平民的而不是贵族的,是因为他是侠义的而非暴力的。李白出生于商人世家,但他身上却没有商人的庸俗与轻佻,反而是拥有一颗让中国人向之往之的侠客之心。在李白年轻的时候,他曾经因为路见不平,任侠手刃数人。后来杖剑去国,携带三十多万钱,离开蜀地,犹如川中侠客散钱游走,好不快活。仅仅一年多,他游到扬州的时候,就已经将手里的三十多万钱给花完了。可以发现,李白身上不仅有侠客的浪漫,还有为人的豪爽。
侠义,浪漫、不羁,豪放还不是全部的李白。在平民老百姓的心中,李白不是喝酒行乐的沉沦的李白,恰恰相反,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困境,李白都是积极奋进的李白。当他不如意的时候,他可以吟诗表达他的怀才不意,但他坚信他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等他人生得意之时,当然也像一个天真的凡夫俗子一样,“昂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更让人迷恋的地方,应该就是他蔑视权贵的那种傲气。他凭才华直闯长安被皇帝待见,但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上,却将皇帝的宠臣高力士及杨国忠戏耍一番,这样的豪情满足了多少百姓猎奇和艳羡之情?更离奇的还有,李白连皇帝也不放眼里,喝多的李白是这样一个“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诩臣是酒中仙”的高于皇帝身份的天上神仙,这样的李白,让人看来是多么的可爱与解气啊。
李白的精神风貌及时诗文内涵,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结晶。他的诗在苗绘风景时“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谪仙名句,油然浮荡在耳际。李白的诗很多都是由由感而,就显得格外凄婉动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使李白的心境陷入无边的苦闷与激愤的感情漩涡中,他远离长安,寄情于锦秀山水中,耗壮心,遗余年、交文友、抒心怀,达到一种顺乎自然,宠辱皆忘的超然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