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可以归纳于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无论现代诗和古代诗,都能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属于诗体,这是一个人的才气表现,比如纳兰容若和友人写回文诗来比拼才气,这是古代文人最喜欢的斗“才”的方式,然后还有对联,对联是古代诗尤其是格律诗的基础,但是当代写古诗的,对联基础很差。关于诗体,章太炎老先生说过:有韵为诗,无韵为文,这是诗歌和文章的区别,看古代的诗体,大约有这么几种:诗经体式,古府体式,建安体式等,以及后来的格律诗,格律诗又叫新诗,除了格律诗以外,就是古诗。
首先应该明白,诗词是以非常凝练的语言,用以抒发情感、表达生活的,且富有韵律的文学体裁。体裁的完善度,古典诗词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通过格律完备了其体裁的音乐性,节奏性,甚至是表达性。虽然乐谱的缺失,让古诗词的音乐性消失,但依托格律所产生的节奏性和表达性却还略有保存。而现代诗自白话文而兴起,不过短短几十年,对于体裁来说,就只能讲一个押韵了。
唐宋的诗词作者大多为当时的精英阶层,有着深厚的学养和广阔的视野,并且诗词是科举的考试内容,写好诗就有可能有光明的前程。加之唐宋时可选的娱乐形式很少,而唐宋诗词是可用于歌咏的,有传播的基础。而现今可供消遣的东西太多了,并且形式更加直观,获得声誉也更容易。这样一来,精英分流,受众分流,自然就不可能有唐宋时诗词的繁荣了。
诗词是填词游戏,平平仄仄平平仄,讲究的是韵律,现代诗就没什么条条框框的,反而看到很多人病句连篇装深沉。自写两首词与现代诗《如梦令》心种相思红豆,泪洒花痕沙漏。明月问佳期,回眸曾经烟柳。厮守,厮守,春在伊人归后。——现代诗《幽会》花月下,笑声里。脸颊都晕红,颈上兰花气息,绕到灵魂深处。——不喜勿喷,谢谢!
意象的承载度。所谓意象,简单说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诗词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现代诗最大的短板便是语言的张力不够,即白话文的文化符号过于薄弱,使用的意象缺乏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所以现代诗对于表达都是直接粗暴的,缺乏引导读者触发意象世界的契机和对意象赋予的象征意义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现代诗和唐诗宋词是两个时代的产物,各有各的独到之处,不能厚古薄今,偏要说唐诗宋词就要比现代诗强多少。这就好比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硬笔书法是当代的产物,毛笔字是老古人留下的,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可比性吗?都是艺术,不过是艺术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