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薛宝钗出色的个人能力,嫁个高门,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可是绑在薛家一起,那可真不够看的,薛家看得上人家,人家看得上她家吗?娶妻娶贤,宝钗倒是贤得很,可是娶妻也娶家世,薛家有吗?四大家族鼎盛时期,薛家肯定还是可以的,要不然也娶不到王家的姑娘,可是到了薛蟠时代,对不起,败落了。
古代儿女婚姻,大多是家族巩固关系,拓展人脉的政治联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以便将来能结成联盟,共同进退。以薛宝钗这样出身皇商之家,父亲早丧,兄长无才无德的情况,根本不够资格成为大户人家媳妇的理想人选。
倒霉催的遇上这么个姨妈。
本来进京是打算参选才人善赞的,要是中选了出来凭着自身品格本事配个官宦人家的公子完全没问题啊,结果没选上。
落选后要是请求王子腾帮忙物色个能看得见前途的武将也是好出路,结果被王夫人看上了,用来跟贾母打擂台。
薛姨妈肯定觉得自家姐妹靠谱,谁知王夫人完全没能耐拍板儿子的婚姻,生生被忽悠得误了好年华。这时候再想往外嫁,一没了好人选,二又要得罪王夫人,三见过好的哪里看得上次一等的,四我觉得王子腾肯定本来打算过给宝钗相看人的(这样的才情不联姻可惜了),却因薛姨妈跟王夫人的约定而被拒绝了,不气恼才怪,也就懒得再帮他们了。
如此这般,只能吊死在一棵树上了。
薛宝钗再那个年代属于商户大龄剩女!!!!!!一般人家已经不考虑额了,低门薛家又不愿意。
薛宝钗随母亲兄长进京,原本是想着待选公主陪读之类光耀门楣的,可是因为种种原因落选,不得已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贾宝玉。原本以两人各自的长相家世品行,都挺相配,可是在此之前,贾宝玉已经和林黛玉感情莫逆了,虽然最后薛宝钗终成宝二奶奶,在人们眼里,似乎她就抢了贾宝玉似的。
已达婚配年龄却没有官宦子弟向薛家提亲要娶宝钗,应该是因为薛蟠只会花钱不会赚钱。而贾宝玉也并不想娶宝钗。王夫人想要多个帮手以便增加自己的权力范围,更好地控制贾府,娘家侄女是最理想的目标人物。而薛宝钗也希望自己在婆家有个人能照顾和帮助她。因此金玉良缘这桩婚姻只是王夫人和薛宝钗的两厢情愿,跟贾宝玉无关,没有人重视贾宝玉的情感和意愿,这就注定了是一个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