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很大,与其说是书籍推荐,不如说是究竟要介绍一个什么样的北京。老舍笔下那个还叫北平的北京,“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的“北京”。这大概是爷爷辈那会儿的北京。 王朔也在写北京,无论是看动物凶猛还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这大概是父亲那辈的北京。 而新北京,肩负着首都和北京两个名字的城市,一方面是年轻人打拼的战场或乐园,一方面又是无数人正在消失的故乡。
有关清朝民国旧北京,可看的书很多。小说上,讲大户的《四世同堂》《京华烟云》,讲小户的《龙须沟》,讲少爷的《北京,1912》,各有看头。包括《大宅门》《老店》《雍正王朝》这些影像作品,也有很多清朝民国的细节了。这其中少有人提的是穆如丐写的《北京,1912》,这是一本满族文艺青年写的满族少爷生活,有不少当年的中产阶级世相。
就说两个电影吧,《城南旧事》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两个电影最好的展示了两段重要历史时候,北京城普通百姓和年轻人的生活。北京特色不在于多么富丽堂皇,多么热闹,又或者多么萧瑟,就是那么一件小事,都会觉得有一种韵味。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作为一部小说,里面的故事非常好读。而且,这本书初次出版是英文版。所以为了能让西方人也能看懂,文中关于北京风俗人文的描写和解释都非常专业详细。同时还包含了大量的北京古迹和节日庆典的描写。
讲概况的例如《北京城杂忆》《大城北京》《北平历史地理》,贵族和庙堂的《齐如山回忆录》《闲置的皇城》,江湖民间的《旧京琐记》《江湖丛谈》《北京的传说》,是我觉得比较好读也有趣的,快速啃完,可以有个大概。
《再会,老北京--一座转型的城,一段正在消逝的老街生活》麦克尔·迈尔,一个美国人写的北京,贴近生活,不同的视角能看出不同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