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领域的成就,三曹较高,理由如下:
1三曹在文学领域均有开创性成就,曹植五言诗标志着中国诗歌由"言志"到"抒情",由尚质朴到重藻饰。曹植在五言诗的创作上完成了由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同时他也是魏晋小赋的代表人物。
2曹丕在文学史上最大的贡献是写了一部文艺理论著作《典论》,还开创了七言古诗的先河。
3曹操的诗不仅对建安文学有开风气的作用,由于创造性较大,对后代文学也有重要的影响。他的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法对后来的新乐府诗有很大的启示。从他这种旧题新事乐府到杜甫的“即事名篇”的新题新事乐府,再到白居易等到人掀起的新乐府运动,可以清晰地看出一肪相承的发展。
另外,《诗经》以后,四言诗很少佳篇,曹操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抒情传统,创造出一些动人的篇章,使四言诗再一次放出光彩。 后来嵇康、陶渊明等人有成就的四言诗都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
4 之前有网友说过苏轼的作品入选课本的数量较多,首先这是一个事实,但是文学成就的高低并不是以作品数量的多少决定的。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魏晋距离我们很遥远,那时候生产力不发达,加上连年的战乱,作品散佚的很多很多,即使盛唐李白,杜甫的作品也有十之八九散佚了,到了宋代,由于活字印刷和造纸术的发展,文人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多,举个例子,宋诗流传下来的数量是几十万首,远远多于唐诗,但是艺术水平和成就远远比不过唐诗,这个问题康震老师也说过,不再赘述。
5 三苏里面文学成就最高的是东坡,首先谈一谈古文成就,三苏都只是韩愈古文运动的践行者,但唐宋八大家里面最厉害的是韩愈,况且散文的高峰期在先秦和秦汉,散文领域不能算是开创领域。东坡虽说是宋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在诗歌的领域纵向比较,甚至排不到前十,他最大的成就当属开创了豪放派,但是词的领域可以比肩东坡的不下五个,至于另外两个苏,除了散文成就,其余的无法与三曹相提并论!
我觉得是曹植,尤其是七步诗让他威名历史。三国时期,曹操被人诟病很多,不过大多数承认他是个英雄。曹操的几个儿子都很优秀,除了曹昂死的早,曹丕、曹植、曹彰、曹冲、曹衮等人各有特色,当然悲剧人物还是曹植,早期他甚至是曹丕的继承人的最大对手。国人同情曹植,并不是因为他是曹操的儿子,而是他身上拥有太多的悲情元素:曹丕尽管也是文学家,但是身上有政客的影子,为人很有城府。和他相比,曹植像个天真的顽童,尽管是个才气高妙的天才,在政治上却不会翻云覆雨,屡屡落入曹丕的圈套。比如关羽攻打樊城,曹操的本意希望曹植带兵相救,当时已经领了兵符,可是曹丕以兄弟之情为由,前来送行。不想被曹丕灌得大醉,以致误了期限,惹得曹操大怒,认为曹植的确不是干事的人。曹丕做了太子之后,先肃清反对派,弄死了带兵打仗的亲兄弟曹彰,开始变来招呼这个以前养尊处优的老弟。曹丕够聪明的,让曹植七步内做好一首诗,否则,就要他的项上人头。悲愤的曹植情不自已,七步内果然赋诗一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当然这首诗还有争议,不过相煎太急,早已刻画出了曹丕凶残的嘴脸。这首诗也成就了曹植,不仅仅让他活了下来,也让人们看到皇室内部斗争的残酷性。
三个人的文学成就其实在不同的细分领域曹操,主要作品是诗歌《蒿里行》、《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等,曹植的主要文学成就体现在诗赋以及乐府,如《洛神赋》、《七哀诗》和《箜篌引》等等;曹丕的主要文学成就则体现在文学理论上,如《典论·论文》从受欢迎程度上看是曹植最高,曹操其次,曹丕最次。从诗歌的角度评价,钟嵘《诗品》中三人的排名是曹植、曹丕、曹操(后人多认为曹操排在下品十分不妥)。从总的成就而言,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然而我认为,曹植文学成就曹操都感叹已, 并被授予绣虎称号 。连恃才傲物谢灵运都说:天下才共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 军事、文学、政治上曹操都是能手,三曹也开创并引领了建安文学,李白有诗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三曹文学造诣想而知。又云虎父无犬子,曹操和曹植父子又何必比高低。
这没法比,三曹的时代,大赋衰落,文坛多抒情小赋。四言没落,五言正兴,七言才被创立。词这种形式还没有出现,以散文形式写赋的文赋尚未被开创,可供当时文坛之人选择的文体极为有限。且以四声八病为代表的音韵学尚未被开创,故三曹时代,没有标准的用韵规则。而三苏所处的时代,经历了齐梁音韵学的确立,隋唐七言诗的兴盛,词的产生,以及韩柳古文运动的回归,还有欧阳修文赋的创立等等一系列的文坛巨变。可以说,三苏文章的出彩,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完成的,三苏在文坛的地位或可与李白比肩,但李白如此狂妄的人,却认为自己永远不及南朝二谢。李白如此佩服的谢灵运,在评价自己才华的时候,也只能说“凡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占一斗,世人共分一斗”。我觉得,将三苏与三曹相比,就类于关公战秦琼。或者直白点说,就是拿巨人肩上的人和巨人相比,问谁所处的海拔更高一些。
曹操吧,千百年来在历史的长河里沉淀精品最多的是曹操。曹植才气过人,洛神赋写的也很好,白马篇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也是名句。即使只考虑文学成就,不说其他,但总感觉他只是个才子。而曹操更有宗师的感觉,曹丕在文学批评领域加分不少。而且他的七言诗,也是历史上的第一首,也有开先河的成就。至于曹植洛神赋,大家都说好。个人与觉得与苏轼赤壁赋,欧阳修秋声赋,杜牧阿房宫赋等相比我觉得除了辞藻华美有过之,其余不如。但曹植粉丝如此吹捧想必见识高我一筹,恕我愚钝,不能理解。
曹操格局大,气势大,诗歌反应现实社会包含最朴素的哲学思想。苏轼才情好,气势大,但是格局和曹操不在同一等级,另外苏轼这个人傲的很,看不起古代名将,他看不起白起,看不起卫青,看不起曹操,这三个都是古代超级名将,可叹那苏轼一心想着“西北望,射天狼”却只能“左牵黄,右擎苍”这格局不行啊,他讨厌的这几个人随便一个用出十分之一的能力都能把苏轼秒成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