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我们努力追求的自在境界:时间相对自由,想做什么事就基本可以迅速做什么事,不用等到很久很久之后,那就自在;经济相对自由,想买什么就基本可以马上买,或者存上一段时间可以实现,那就自在;角色相对自由,想当什么人就当什么人,不用拘泥于苟且的现实,那就自在。我们现在可以实现的自在境界:不操心老天的事,不去管别人的事,不念过去,不畏将来,享受当下每一个小确幸,心无挂碍,自由自在。
至少有两种情况下可以感受到自在。第一种,是意识给自己编制出一种幻觉,觉得一切都不会变,一切尽在掌握。这样,人就会舒服。普通人通过这种无明来为自己划出舒适区。第二种,是在知道一切都会变化破灭之后,接受了这种变化破灭,并理解和接受了自己的无能。认为那些变化和破灭的东西无所谓。
和这样一个人在一起:互相有充分的了解、信任和默契;任何情况下都确信真实的自己不会被对方鄙视嫌弃;优点相似缺陷互补;有很多共同喜欢的无用之事和无聊话题;智商情商相当,三观一致。就随便聊聊天啊做点傻事,无论什么都好,因为喜欢对方也确定被对方喜欢,那种无所顾忌的感觉真的自在。
放下一些事情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在。比如放弃牺牲型拼搏奋斗,放弃称为名人伟人的妄想,放弃一切能够放弃的事情,放弃一些就多一些自在。如果能够放弃大部分应该放弃的事情,那么就得大自在。完全放弃一般不可能,总会有牵挂,有好恶,有分别心的。顺其自然,说来容易做起来难。
想像自己的身体周围有个圆形结界。当你一个人在家时,你感到非常自在,因为可以肆无忌惮地在看剧时哈哈大笑,在床上懒洋洋地躺倒,一边听喜欢的音乐一边随着旋律摇摆。没有人在看着你,评价你,你就是最真实的自己。
小学时候,是放假之前的那一天的下午。上了大学,是考完试之后,那一瞬间。工作之后,是得到领导对工作肯定的那一刻。恋爱时候,是牵手的那一刻。分手时候,是那个忽然解脱的瞬间,那几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