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是在想一跃而去也好看看那“一番洗清秋”的清新、自然,觉得那会使自己的欲望之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不过害怕老师的“垂直打击”只好打消念头,静静地等待,当然在这一时段不免有浮躁之气。时而秋雨急骤夹带寒冷的风,时而变得淅沥、断断续续,感到课间听雨也是件惬意之事。还记得蒋捷那首《虞美人》。
天凉了,晨起经常与秋雾打个照面。这秋雾可跟别的雾不一样,是秋姑娘在给大自然化妆呢。雾很清凉,恰到好处使人感受到深秋的寒冷意味。英美的诗人认为,雾很轻,附在小猫的足上。我还觉得,秋雾还总比别的雾湿润些,象牛奶的蒸气一样,雾中迷蒙的湿气钻进眼睛里,凉凉的象刚洗过眼一样。
秋无疑是最让人清醒而沉着的季节,而深秋则是其中最富于哲理的一段。我沉醉与这一段凄冷的日子。凉了,凉了,越来越富于凉意,给冬以一个完美的连接和过渡,给浮躁的心灵以冷静和沉思。无怪乎郁达夫先生要特特地赞一番秋景了。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云阔江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人生悲欢离合尽藏三场雨内,精、绝是最好的概括性评语吧。
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对于引发烦恼的原因已经不想再说了,别人问的时候不会像从前一样直言不讳,反而东拉西扯的说,今天的天气好凉爽啊。这是一种看破世情的无奈,只有成人以后才懂得其中的悲凉。
或许是因为生在秋天,我对秋天总有一种莫名的喜爱与眷恋。哲人说。秋天是死亡与新生交替的季节。秋果和秋叶,似乎是秋的代表作,也是秋的象征。盛秋时节,气候宜人,是很受人喜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