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篇《春天来了》的课文。我是东北人,课文里描写的春天来了和实际生活中一模一样,”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了......",那时候我这个小朋友心思就有点细腻,看着那文字就感觉特别真实亲切,因为东北的初春真是又让人快乐又让人烦心,因为早上的路冻得硬邦邦,中午就像沼泽地一样,经常要穿着小靴子去上学。
《改造我们的学习》,小时候学习,似懂非懂,朦朦胧胧。什么:这国历史,那国历史,近代历史,历史历史,历史糊涂了。现在回想主席是对干部的讲话,我们的角度不一样,当时是学生。尽管这样,学习了,记住了最最重要的一句话:学习他们的立站、观点和方法。这句话现在常常出现在重要的文件和报纸上。
当然是史铁生《我与地坛》,高中的课文。记忆里文章描述了主人公遭遇意外时的心理变化,以及家人妈妈的不知所措和深爱...课文里的景物和心理,虽然我已不记得具体的词句,但是那画面太深刻了。
老舍的《养花》很深刻。文章讲述了养花的意义,养花不仅要体力还有很多学问,不仅是主人在照顾花草,花草也在照顾主人,有静有动的一种乐趣和生活态度。
高尔基《海燕》"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描写秋天大雁南归的:“它们一会儿排成了一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了一个人字”。放学后在田野上玩耍,果然可以观察到天空一摸一样的景色,这样的学习印象怎能不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