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雪村笔下的故事都悲情得很,主人公的结局大都以悲剧收场,但又是死有余辜,自作孽不可活。令人读之心情沉闷,抑郁,却又深陷于人物之间各种纠缠羁绊和男女之间那种世俗物资话的爱情难以自拔。故每次读完雪村的一本都市小说,不觉掩面沉思,长叹人生已经如此艰难,你何苦还要拆穿。雪村善于把人性中各种丑陋之处,上至杀人放火,下至勾心斗角,加于主人公一身。正如他所说,这样的卑鄙之人,在主人公的身上,或多或少都能找都与我们相似的之处。这样的丑恶,黑暗面,人人皆有。雪村就是这般,善于观察人性中的黑暗:“我以前有个坏习惯,喜欢站在路边看过往的行人,每走过一个衣着光鲜的人,我就会在心里揣测,这衣着光鲜之下,会不会有大块面积的红肿溃烂。现在我把这坏习惯改掉了,因为我已经知道那个答案。”我们都是现今物欲横行社会里的世俗之人,想纯粹,却变得越来越复杂,甚至有的时候被冲昏头脑,弄不清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迷茫,昏头,不知所措,有病,亦不知如何治疗,因为根本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雪村讲诉故事的方式很鲜明,一般来说,他特别钟爱于将故事分双线进行,缠绕而写,结尾融于一起,叙述风格幽默多趣,文笔老辣,字字诛心,时不时看到某处会感到胸口一戳,如膝盖中了一箭,正所谓一针见血。但也正是这样锐利的笔锋,把书中人物刻画得让我印象深刻,《成都》里世俗可笑的陈重,《红尘》里满肚恶水的魏达,还有其他人,过于鲜明的性格,常常令我感到反胃,这些灯红酒绿下渐渐麻木的灵魂,血液里既流淌着一丝善良和悲悯,骨子里亦藏掖着邪恶和冷酷。
无法评价,因为语言太苍白,也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以前从未想过这些事。也离我太远。只感觉灵魂灼热,看不到一丝光明和温暖,觉得自己是一只小白兔,随时要被煮了。我更加无法想象至善至恶可以在一个人身上体现,或许就是这种矛盾和不彻底才让人痛苦吧!我不知道说什么,就是看了之后觉得不管怎么样不能丢了灵魂和爱情,不能出卖灵魂和肉体。
在慕容雪村的作品中我们或多或少能找到我们自己的影子,所有人物悲剧的根源都是贪婪。书中人物的焦虑困惑正是我们的真实写照,人物情节刻画是他作品最成功的地方,但是对于人物命运的悲剧他却没有给出一个解救的方式,任由你贪婪迷茫甚至死亡,这也是他小说的不足之处。简单的来说就是只有世界观却没有方法论!
大三的时候偶然看到了他写的小说,真是觉得好文不常有,连续读了好几本。他对于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非常鲜明,让人一看就能记住。这么多年了,魏律师啊,肖然啊,韩灵啊,王大头、李良啊,都会记得很清楚,仿佛大街上看见他们就会认识一样。
看完雪村的每本书,都会回忆一个个镜头,可又不敢再打开书看,只敢凭自己回忆,像是害怕被书吃了一样,或许是害怕去面对某些血淋淋的现实。正如作者所说,我们需要听点不一样的声音。“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差远了……其实人间也没那么可怕,作者只是在给我们敲响警钟吧,正如《多数人死于贪婪》人类或许真的太贪婪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