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教授的著作《于丹〈论语〉心得》已在海外多国出版,截至2012年底,海外出版涉及28个语种、34个版本,已出版21个语种(不包括繁体中文和巴西葡萄牙语)、31个版本,累计销售34万册,英(亚太区)、日、法、荷兰和意大利版本的销售业绩突出,法语版精装本累积销售超过20万册,曾经25个周登上法国翻译类图书销售排行榜,最高第2名,最低第9名。除此之外,法语版还推出了平装版、俱乐部版、MP3版、广播版、电子书等等,进一步扩大了受众范围,更大限度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
曾有幸听过她的演讲,真的是讲的太好了,我认为于丹品《论语》、《庄子》使我重新拾起了传统的文化瑰宝,让我找回了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哲理,在这纷繁复杂的中国社会中无论男女老少都需要一位孔子、一位庄子相伴,来缓解社会带来的压力。 读完“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你会感到一阵放松,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生命的气息,让你豁达的去接受一切。所以我认为有人赞扬,是因为在思想上和于丹有了共鸣,有人批判是因为那些人还达不到于丹那样的高度。
出于好奇,我看了于丹两本《心得》的部分章节,觉得她大受普通观众欢迎并非偶然。她的专业是传播学,她的确深谙传播的诀窍,她的种种心得首先是建立在传播学心得的基础上的。人们不由自主会想起《读者文摘》这样的杂志,《花香满径》这样的励志书,奥修这样的心理导师,其间有一种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共同模式,即简单的小哲理配上感人的或有趣的小故事,而于丹运用起这种模式来真个得心应手。
于丹的书只适合中学学历以下的人读,必竟没什么文化的人占大多数,这样一个半吊子货色竟然也被吹捧为什么国学大师、学术超女!可笑可叹。小马过河的故事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吧,河水的深浅只是看对谁而言,本人认为于丹那个装腔作势、夸夸其谈、自以为是的样子实在让人恶心,倒是蒙曼老师平实、亲和的风格让人喜欢。
于丹老师讲的是国学文化知识,和弘扬和传承没有什么关系。从传授文化知识角度理解还是不错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关键在于践行和分享,不是说教,关键是在践行后受益了,然后和大家分享。而非自己不践行去说教怎么能服人呢。
所以于丹老师从授课的和学者的角度讲是很有水平的,但践行上不敢恭维!
著名哲学家、《论语今读》作者李泽厚在谈到于丹对普及经典所作的贡献时,说到:“于丹是精英和平民之间的一座桥”,于丹的古典今读,可以说是完成了众多国学家的一个心愿,即让经典走近时代,贴切人心,发挥其应有的道德教化、启发民智的作用——她不但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