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爱读书,晚间尤盛。虽然照明设施和今天相比,相差甚远。但正因此,更能显出古代文人挑灯夜读的流行与普遍。有诗为证:“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刘禹锡)” “鬓毛焦秃齿牙疏,老病灯前未废书。(陆游)” “虫声窗外月,书册夜深灯。(杨万里)。这不仅因为古代没电视,没手机,没网络,可消遣的东西实在不多。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今日读书不成尚可下海经商,而在古代,“士农工商”的观念深入人心,只有读书才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唯一正途。
对国人来说,酒是聚会的必备。高兴喝酒,不高兴也喝酒。古人喝酒,喜欢露天喝,在四面透风的亭子里喝,在河边喝。送别的时候喝,相聚的时候也喝。武二郎一高兴,喝完酒上山打虎,在痛快了就醉打蒋门神。智深哥哥更牛掰,喝醉了拳打镇关西。当然,好汉们喝酒打人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是白天的事。
古人晚上聚会,大多是好基友聚在一起,喝酒、猜谜、下棋等。古人最擅长搞基,伯牙和钟子期这对基友,一起听曲弹琴,引出了高山流水的佳话。李白更是多情,晚上大老远去会汪伦,还赤裸裸地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可圈可点,这画面太美,我真不敢想啊。
另外,在唐朝时,兴起蹴鞠。(cu,ju)正是如今的足球。晚上吃完饭,或邀上三五好友,找个开阔的地儿,几个人你一帮,我一组,大家伙踢个球,也是消磨时光的好活动。并且在唐朝还有相关的比赛,有民间商户举办的,也有官方举办的,就连皇帝也热爱,堪称是最早的赛事机制。
古人为了考取功名,或者考取功名后,在外地工作,不能和家人在一起生活。想媳妇,想老公的人比比皆是,这为情诗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好的契机。古代女词人不多,比较有名的几个女人,大多以情诗出名。即便是女神李清照,也会因想念男神赵明诚,写下“才下眉头,便上心头”的佳句。
古时战争频仍,士兵们动不动就得远戍他乡,每次一征兵,做妻子们的连爱都没多少时间做,就得连夜给丈夫赶制寒衣。其规模之大,竟达万户之多。李白有诗云:“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