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作为一个机械狗,强答一发吧。之前做钳工磨小铁块,1mm的余量用锉刀磨了快一个小时,胳膊都要断掉了。才矬出要求的弧度和斜率出来。并且是在有各种锉刀,台虎钳的条件下。李白故事里的老妇似乎是在石头上磨铁杵?考虑到石头的表面粗糙系数和老妇手能施加的力,要把铁杵磨细和磨短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如果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的话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要怎么在已经磨短的针上磨出一个孔,还真是一件很难解决事情。
我觉得以古代的冶炼水平,铸造出来的铁杵中饱含各种杂质以及气孔缩松等缺陷,所以应该相当好磨。虽然因为含碳量高,所以材料的硬度会比较高,但是,以当时的技术炼出来的铁,里面的杂质可远远不止是碳,没准与碳含量相当的各种元素就凑出一两行元素周期表。磨着磨着,遇到缺陷处,铁杵像大酥饼子一样哗哗往下掉也有可能哈哈。
太能了,铁杵没多大,当时的铁质量肯定没有多好,说个事情,看守所里面是禁止任何铁器的,皮鞋都不行包括鞋带,因为在里面也要呆好几个月呢,衣服开线坏了怎么办,用坏的眼镜腿磨出一根针,而且还要搞出针眼,里面什么也没有,只有水泥地和眼镜腿,不到两天做成了。
古代的铁棒质量不好,一定会有一些微小气泡形成的空洞,如果一来只要以这个洞洞底为针眼进行磨制不就成了? 再不然直接磨,到牙签大小后就只磨一边,只要运气好,磨到够薄时用点技巧就有可能出现中间先磨破的情况。其实磨到够薄时用针刺穿就行。
应该用不了多久,要知道古代的针并不是现在大家普遍意义上的那种小的针。特别是穷人的衣服都是粗麻布,针脚估计小不了。所以所谓针应该比锥子小一些而已,用铁棒磨成完全无压力。 另外,没有金属的时代是不是用骨头做针,那会有多细。
小时候喜欢刻东西,没有小刻刀用,于是拿了老爸的钢锯条,折断了,用钳子扭成大概的形状,然后直接在石头上磨出想要的斜角,再磨出刃口,一般耗时2-3小时一把小刻刀就弄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