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要读西游,那是四大名著相对而言,《西游记》更通俗易懂些,老少皆宜。动画片、漫画书,每个假期反来复去的电视剧重播,让孩子们对书中的人物早就烂熟于心了。别看这只是神话故事,整天 除妖降魔,可对宝贝们如何做人做事还是挺有帮助的!你像唐僧的单纯,沙僧的勤恳,悟空的坚定执着,八戒的好吃懒吃,孰是孰非,他们自然心里有数,并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呐!而《三国演义》相对来讲,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如果不能静下心来细细研究,恐怕是很难理顺的。可是它的确乃鸿篇巨著,只要你认真揣磨、品味其中的精华,漫漫人生路,少跌几个跟头,那是再正常不过了。不同阶段的人士,都可以从中汲取不同的营养,助你一臂之力。是不是很实用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西游也好,三国也罢,只有感兴趣读进去了,才能学有所获、受益匪浅。如果像糖糖这样,一捧三国就犯迷糊,哪怕读上百遍,那也是白搭呀!哈哈哈……
《西游记》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看看每年夏天不厌其烦的重播就知道了,避暑神剧。它描写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妖魔鬼怪也敌不过孙悟空的金箍棒,逃不过齐天大圣的火眼金睛,可以说孙猴子是孩子们的超级偶像之一。顽劣,捣乱,淘气是孩子的天性,如再读西游记来个现实版孙悟空的模仿,上天入地,翻江倒海,那还不闹翻天,这就大概是少不读西游的缘由吧。《三国读义》描写的都是三国时期各路英雄好汉的事迹,建邦立国的丰功伟业,尔虞我诈的计谋,战场上的刀锋相见,刘邦,项羽,诸葛亮等等,满满的男儿志气,男人胸襟,大丈夫的所作所为。迟暮之年读三国,难免伤怀,感觉自己愧为男子汉大丈夫,没有可以骄傲的人生成就,徒增感伤,这也许就是老了不读三国的原因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四大名著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文化,是值得去拜读和领悟其精髓的,老少皆宜。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想读就能读懂的。少要读西游,关键在于孩子对《西游记》有兴趣吗?如果孩子完全没有兴趣,你强迫他读。起不到任何作用。只能是填鸭式教育。反而有百害而无一益。如果孩子对《西游记》感兴趣。那当然好,家长可以指导孩子阅读。至于老更要读三国,无非是想洞悉世事,深谙权谋,做到老谋深算。可是《三国演义》从古至今多少人反复阅读。书都翻烂了,也没读透读懂。一把年纪,无数经历,回头看自己遭遇,依然是吃亏上当,徒增烦恼而已。 因此什么少不读西游,老不读三国。现在又来“少要读西游,老更要读三国”都是无稽之谈。有兴趣,能看懂就看,没兴趣或看不懂就不看。这样反而能从喜欢的书本中寻到乐趣。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里面受众最广的名著,主要在于他的通俗易懂,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人们都爱看西游记。因为它给人的是视觉的体验和心理上的热闹。人们很容易理解西游记里面的内容,孙悟空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一路磨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故事一般的体验。所以少读西游很正常,人们看的是热闹。老读三国,这话也没问题。年纪太小的人估计耐不下性子来读三国,因为它里面涉及到的背景让人不容易理解。这就导致了大多数小孩子不喜欢,但是,等到你七老八十,再拿起三国,人生阅历会让你觉得,三国是个宝藏,里面的内容越读越有味道。如此说来,少读西游,老读三国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少要读西游,我觉得是有点道理。以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组成的西天取经团队,一路斩妖除魔、历尽艰辛,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小孩子读西游可以从中学到不怕困难、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团队精神。老更要读三国,我觉得是告诫人淡看人生路。人的一生有的平平淡淡,有的风起云涌,可任凭你怎么个盛气凌云、怎么个豪情壮志,最终的一切也不过是过眼云烟。读书就该能从中有所领悟,能体会到做人的道理才不虚一读。
少要读西游,其实《西游记》是很多成人都没有读懂的作品,大家看的只是热闹,我都读了好几遍,自己是文学爱好者,觉得《西游记》中的文学艺术比其它三部都要高,是沉浸在文字之美当中,里面的很多精髓都没有读懂。儿童读西游看的就是孙悟空好厉害,打死好多妖精,其时里面有些浅显的智慧还是懂的,比如到最后取经的环节,刚开始拿到的只是假的,这时唐僧拿出他们身上值钱的东西方换得真经。此时可以告诉孩子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必须拿出相同价值的东西去交换,孩子都知道,只有自己有玩具小朋友才愿意将他们的玩具给他交换着玩。有些东西用现实生活中浅显的道理讲给他们听他们还是懂的。其实不管懂多少,孩子看到孙悟空能七十二变,打赢了很多的妖怪,他们就很开心,只要有个快乐的童年就好。老要看三国,《三国演义》是军事学院与商学院的学生必须要读的,其实三国中有很多小孩子也能懂的,比如曹操有个儿子叫曹冲,小学二年级就学习了《曹冲称象》,曹冲有个好朋友叫周不疑,曹冲死后,曹操怕自己再也没有儿子可以驾驭他,终被身刺而亡,此时告诉孩子身怀技但不能显摆,孩子还是懂的,三国争霸,教你如何识人、用人、如何用计、如何创业、如何守业,等到人老了,历经世事,方更能明白其中的奥妙,现学现用。四大名著,每一次重翻,都有不同的收获,以至每句话,都个字都有深意,让人流连忘返、爱不释手。能读懂多少,就要看个人的造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