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的就要算《寒号鸟》的故事了,几年级的课文已记不清了,不过老师深动有趣的讲述还历历在目“哈罗罗,哈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第二天天气暖和了,寒号鸟把夜里挨冻的事,早就忘得一干二净,继续摆弄它漂亮的羽毛和唱歌。寒号鸟得过且过,冻死于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不能贪图享乐,要有长远的眼光,手里有时要想到手里没有时,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小时候印象深刻的课文是唐诗《春晓》,老师要求我们必须背诵。不知是哪位同学仿照这首诗,写了一首打油诗: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喷上敌敌畏,一个跑不了。全班同学争相吟诵。老师检查背诵时,我的同桌背诵完《春晓》后,又接着吟诵了打油诗。虽然引起了哄堂大笑,但老师没有批评他,反而表扬了他,从此我同桌的语文学习进步很快。
来说说鲁迅的“阿Q正传”,之所以对这篇课文印象深刻,主要是阿Q的一句话: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当时初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这句话只是有趣,所以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多了以后,其实这句话成了自己和身边很多人的写照,诚然,每个人都有从众心理,但不得不承认这种心理助长了很多不好的风气。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之所以对这句话印象深刻,是因为当年真的很不解这句话的用意,为什么文章的结尾突然来这么一句,感觉好奇怪。但是这么多年,总算明白了这句话的用意,更多的是,自己更能体会这句话的感情。
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描写在抗日时期的时候,晋察冀边区的少年农家孩子雨来为了掩护八路军干部,而勇敢、机智的同日本鬼子作斗争的故事。雨来,你聪明、勇敢、爱国,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英雄形象。
可以说使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朱自清的《背影》,而当时学习时幼稚的内心还没有深刻体会到父亲对于儿子的那种亲情。之所以这篇课文使我印象深刻,是我在多年以后读完书去当兵,在离别时和这篇文章引起了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