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了吧,大约从出生开始除了教科书总共买的书不超过十本。大部分书是捡的,我老爸以前拆建筑,老是拿一些书回来,他本身爱看,而我们挑喜欢的看,看的第一本非课本的书应该是上下五千年吧,现在很难买得到,而且当时也有很多没看懂或者忘记了的。那时候小,十岁都不到,字都认不全。现在什么都看不下去了,不想接受什么新东西。主要是怕沉迷。
久到我自己都记不清多久没去过了,但似乎有印象的几次去书店都是为了买上课用的教科书。虽然我有kindle,但还是会在网上网购一些纸质书,我喜欢纸质书的那种翻页的感觉,但是我觉得纸质书不会被电子书所取代的,虽然它的销量有可能一再下滑,但是不会完全消失,毕竟纸质书有着纸质书的感觉。
我经常去书店,发现不同的纸质书,其中也不乏优质作品。近年来,国内书店增长不少,虽然看书的群体貌似下降了不少。但这也在考验我们对阅读的需求。今天,每个人获取知识的渠道、方式,都在发生改变。相对于在电子书店,实体书店带给我们的乐趣更多。
刚从曲靖新知书店出来,买了三本,耗百圆。现在每周一次吧,主要是没有钞票,见到想读的书,现在大都用塑料膜封着,翻一翻都办不到。老贵,不翻翻,怎么下决心?现在书店经理大多是傻瓜,撫书长叹,不明就里,拿起又放下,不买了。
我经常去逛书店啊,我是一名老师,日常工作就是和书本有关,平时自己也喜欢读书写作,每年读书100本+,平均每三天读完一本书,写读书笔记或者做思维导图,在一些写作平台输出自己的想法,所以逛书店的次数比较多。
我上次去书店还是在上半年的四月份,当时北京的一位朋友来郑州的书店宣传新书,推托不了,就硬着头皮去参加了活动。前半个月,深圳的一位朋友同样来那家书店做新书宣传,想邀请我去担任嘉宾,犹豫了半天,拒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