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历来就有两个解释,第一是陶瓷制品,第二个是建筑瓦用。第一种,我们就叫的非常随意,范围很广,说的就是素烧的氧化铅着色的陶器,如汉代的陶楼、明代随葬法华器,还有五颜六色的玻璃类装饰物,这都叫琉璃。在古代建筑上,琉璃的应用特广泛,从最夺人眼球的琉璃鸱吻、走兽,到精彩繁复的琉璃影壁、琉璃瓦、琉璃脊刹、琉璃博风板,可说是应有尽有,尤其是在山西的琉璃之乡阳城和介休,我也曾拍过数量不菲的琉璃文物照片。
琉璃的色彩很多,一般来说,琉璃颜色的选用是有讲究的。北魏是琉璃真正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唐宋时期,琉璃多用在宫廷建筑上,民间罕见,到明清则彻底变得流行起来。黄色为皇家专用色,民间不可用;蓝色是祭祀性建筑专用,道观更多一些;黑色是王府贵族使用,绿色用在佛教寺庙最多,规范最终在清代被统一,变得标准而死板。
在北京常见到的以黄、绿、蓝、黑色为主,用于屋顶和墙壁装饰,黄色用于宫殿,如故宫博物院;绿色常见于墙壁上的装饰物;蓝色用于祭祀场所的屋顶,如天坛,中山公园;黑色用于各种普通的场所。北海和故宫博物院钟表馆中的九龙壁也是琉璃建造的。
琉璃是古代建筑的一个元素,是从北魏时期传中国的;
岭南古建筑中大多采用绿色和蓝紫色的琉璃瓦,而没有采用黄色的琉璃瓦,这是有深层次含义的;
黄色是皇族才能用的颜色,绿色和紫色是中性色。绿、蓝、蓝绿等色,使人联想到草、树等植物。
琉璃,一种用铝和钠的硅酸盐化合物烧成的釉料。古建筑中多用于瓦片,就是一种比较高端的古代装修材料。也就是所说的琉璃瓦。去过南京中山陵的都知道,主体建筑的上方蓝色的瓦片就是琉璃瓦,能赋予建筑更深层的含义。
从传统琉璃瓦演变发展而来的西式瓦最先在日本和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一些国家得到应用,它将筒瓦、板瓦型制合二为一,结构合理,挂装简便,有效覆盖面积大,屋顶承重小。釉色丰富达百种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