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时候,黄金非常多,皇帝闲着没事赏赐个几十斤几百斤很常见。但是,随着后来佛教进入中国,开始刮起了给佛像涂金的风潮。反正是从上到下,全国各地,哪怕是穷乡僻壤,都要用给佛像涂金。时间一长,金子就越来越少。做成金器的话,过多长时间都不会浪费,但是一旦变成金漆,那就彻底被浪费了。
我知道的一个冷知识是三国时期的吕布,身高两米三。这是一个令人可怕的身高。现在在社会上找一些两米三身高的人屈指可数,很难出现这样身高,而且身体强壮,武功高强,能力又比较强的人了。可能大家不太知道。但我是在一本书上看到的。
春秋早期打仗讲究的是君子风范,打输了可是不能继续追杀的。比如晋楚邲之战的时候,战场上会碰到很多这样的情况:晋国被打败,打败了就要跑啊,奈何路太难走了,没抛几部,很多士兵的车轮胎给陷进去了。
在唐朝时期,大人指的是“爸爸”的意思,并不是指某位做官的人物称呼,“狄大人好”等于“狄爸爸好”,相当辣眼睛啊。还有就是叫爸爸要叫爷爷或者阿爷;叫哥哥要叫阿兄;叫爷爷要叫阿翁。
我们在读三国的时候,觉得诸葛亮是一个英姿飒爽、年轻有为的厉害人物,而汉献帝像是一个苦着脸被曹操玩来玩去的倒霉蛋,但其实,诸葛亮和汉献帝年纪相同。他们同一年出生,同一年去世。
清朝皇帝死了有个“谥号”,因为比较长,所以现在一般是简称。比如康熙是“清仁帝”,雍正是“清宪帝”,嘉庆是“清睿帝”。那么,大名鼎鼎的乾隆呢?他是“清纯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