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畲族社会里,无儿的家庭多行招赘,不少有儿子的家庭也让儿子去入赘,而让女儿留“招儿子”(即招女婿)。一般入赘者的子女要随母姓,也有生有二子分别随父母姓的。若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就得“做两头家”,即新婚头几年两边的家都要照顾,居无定处。这样维持几年之后,才确定在夫妻两家中经济条件较好的一方家落户。
苏格兰人结婚前,会举行一场涂黑仪式。新娘浑身上下被涂满变质牛奶、死鱼、腐败的食物、甚至是沥青和羽毛,随后还会被绑在树上喝上一夜的酒。据说这样做是为了让新娘提前体验一下婚后的痛苦生活,这样在日后的婚姻生活中,就没有什么不能忍的了。(作为一个发达国家为什么婚后生活会这么痛苦)
奇葩的是男子根本不在乎绿帽子。在肯尼亚马赛的婚俗中,男生娶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孩子,所以忠诚并不重要,结婚后的女子既可以与自己的丈夫过夜,也可以选择与其他年龄相似的已婚男子过夜。遇到这种情况,她的丈夫甚至往往主动避让,但他妻子与外来男人生的孩子则归这丈夫所有。
在坦桑尼亚婚俗五花八门,有个部族结婚时新娘会和新郎玩“藏猫猫”游戏。女方父母载歌载舞吹吹打打把自己的女儿送到新郎所在的村庄,然后找个隐蔽的地方躲起来让新郎找。运气好的时间不久就能找到,运气不好的可能要找几个月。不知道会不会出现新郎恼羞成怒不找的情况,哈哈。
乌孜别克族的婚礼,习惯在女方家举行。先是双方父母协商讨休钱,是说以后要是男方提出离婚而需付给女方的款项。在乌孜别克族的传统习俗中,青年男女结婚必须遵循先长后幼的原则。即:兄未婚,弟不可娶;姐未嫁,妹不可先嫁。
在云南奕车,姑娘一生可以嫁几次,嫁得次数越多越有钱。而一妻多夫制,在我国,至今还保留在藏族、珞巴族、门巴族以及一部分纳西族中,在一个家庭中,女人同时是一家兄弟的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