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相声,讲究的是“死纲死口”,死到什么程度?死到每一个语气高低,每一个停顿的长短。马三立在电台直播说《买猴儿》可以一心二用,白全福失聪后仍能照常捧哏,这都说明他们的艺术是死纲死口的。那为什么又说相声是剧场艺术,现场表演跟看电视听广播不一样呢?因为演员要根据现场情况变化节奏,”马前“或”马后“。至于换词儿,此为大忌!能不换就不换。咱们常说的“现挂”,其实常听到的现挂也都是提前有准备的,比如田立禾表演《托妻献子》,卖报纸吆喝新闻,每次的新闻都不一样,结合了时事,这也都是提前”上挂“的。还有一些应对现场突发情况的现挂,如有人上花篮,台下有人争吵,有人上厕所,等等情况都有预备稿。遇到两次摔茶杯,你就能发现演员必问:“逮着(老鼠)了吗?”。演员上台之初,往往要先使“垫话儿”,“垫话儿”是灵活的,演员可以跟观众谈谈心,然后瞅准机会,一句“瓢把”转入正活。垫话是纯即兴吗?也不算是,使垫话儿是有目的性的,为了拉近感情,聚拢耳音,最终引入正活,不能天马行空口若悬河。有经验的演员肚里有货,垫话自然能侃侃而谈,年轻演员多少要打一个腹稿。至于纯粹的脱稿的即兴表演,相声不可能。我看脱口秀表演也有稿子,估计他们也不行。可能只有动物园的狗熊可以,它们不管怎样都能引人发笑。
有的节目张马侯刘几位大师尚且死纲死口,水平再高谁又能高的过怹几位呢。有的节目学徒票友也能随便上台,水平低点效果却未必差。前者比如关公战秦琼,开粥厂,马氏大保镖尤甚。后者比如打灯谜,对对子,甚至于八扇屏(只要引出大贯儿,垫话真无所谓,上几番儿也随意)。你看着台上一对一句跟闲聊一样,其实大多是排练无数次的。总的来说,相声基本就垫话,正活,底这几部分,拿什么入活相对自由,正活要求比较死,底一般两三个任选。说来,单口节目看似比较自由,但水平越高词儿就越死,真到极处,这儿有个褃节儿,那有点结语,都是固定的。对口节目里面故事性强,结构紧凑完整,戏剧冲突相对大的词儿死,结构松散,小节相对独立,没有主线故事的节目词儿活。如果两个演员临时合作,对春联,打灯谜稍微一说就能上,论捧逗大保镖真能要了他们的命。也真有对对子没对词儿就上了,结果量活的老先生出个上联没对上来的。另外,据说周德山周老有一次给马三爷捧哏,结果对对子不认字儿,八不咧不抬杠,菜单子没钱,愣是入不进正活的。不过,能拿动的活跟水平直接有关,票友和大师的对对子也有天渊之别,至于闲聊天就能把八扇屏上了的,也就那么有数的几个演员。赵老卖五器若无其事的内句马前,恐怕算绝响了。
演员会有意的减少发挥的比例,在效果和“影响主体”两者的考虑上,以两害取轻为目的。在不要现挂的桥段或气氛下不会主动现挂。这一阶段如果两个演员是老搭档,那就进入了死词和活词最完美的平衡。死词部分无懈可击,活词部分精彩而不出圈,双方彼此弥补,心意相通,如有灵光乍现,必成经典现挂。个人认为这个阶段是相声演员最好的阶段。
再进一步,随着年龄和心态的变化,演员会趋向完全死词,活词的比例越来越低甚至没有。相声进入欣赏阶段,绝不会因为效果影响艺术性。句句经典,但是艺术已经失去了血液的流淌。有的演员活到老学到老,这个阶段很晚或很不明显,但往往限于年纪精力,现挂效果也不如从前了。有三种演员是我认为非常不值得推崇的。第一是到老没准词,第二是一辈子死背词。这两种往往是限于天赋。第三种最可气,就是刚学就一嘴活词,从没死纲死口的使过。学习也以效果最劲爆和现挂最多的版本为蓝本。这样的演员,既不会好好使活,也不用想会好好现挂。
这个东西要辩证的看,极端的说是或不是都是过于主观的判断了。理论上,所有的现场表演,都包含“死词儿”和“活词儿”两部分,或者说叫做“排练内”或“临场发挥”两部分。不仅仅相声,包括声乐、器乐、戏曲、戏剧等等,没有任何两次现场演出时完全一样的。当然,这不仅仅止台词,包括身段,节奏,情感等等。相声也是这样,即使台词一字不改,也不能叫“死纲死口”,因为除了“死纲”还有“死口”,就是节奏、情感、配合这些。现挂这个东西也分两种,一种是真现挂,也就是完全即兴产生的;一种是“假现挂”,也就是有类似案例或准备的现挂。
垫话、入活这个阶段,不用按词说,这属于基本功,谈不上高度。画圈撂地,人来人往,每一场的观众都可能不同,这个时候用背好的对口词,抓不住人会挨饿的。进入正活阶段,很多老先生讲究死纲死口,这是一种使活方式。这种情况下,只有观众的状况会影响表演才通过现挂调整现场。眼下比较火爆的老郭、谦哥则是另外一种使活的办法,只有提纲不对词。这种玩法对默契程度要求比较高,而且对捧哏要求格外高。怎么说谦哥呢……,感觉还有进步的空间。
慢说是经过百年以上历史洗礼,广泛人民群众检验的相声艺术,就算是最近十余年来从上海滩新兴的脱胎于相声艺术的某种高学历式幽默表演,也是通过13年来6500分钟折合将近200段原创相声的固定剧本进行表演的。同样,按照这种新型艺术形式的原理,《新闻联播》等两个人有语言交流承接关系的节目也可以视为相声,更加必须严格按照文本,即“词儿”来说。对于单口相声而言,无所谓按不按词儿说。因为单口相声不算相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