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因为无法百分百预知明天变得丰富多彩,世事如棋局局新。然而棋盘大体总有相似处,造化套路规则就是棋盘法则,人生就是行棋步骤,行善或者作恶,胜败是非转头空,皆为梦幻泡影,无须奢望过多。在这空虚棋局当中,人要悟出本来,最重要的棋局也不过是人与自己的对局,挑战自己 的恶和伪善,挑战无知和消极,要悟出棋道,悟出本性,那么但行好事无疑是最佳方式,行好事必有坏事参悟,否则何来好事?莫问前程则心性本来暴露于天,养育无上心德,接近造化本来,与黑暗中洞察光明,与腐败中化育至美至善,所谓上天自有安排,何须问前程?
善行本就是一种至高的智慧,它不像阳谋那般,做之前就会筹划好利弊得失:有明确目的、有具体的计划;有回报评估。做完后,会有期待回报的心理。而善行不同,它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人性的品质。在去做之前,没有期待回报的心理,纯粹是展现自身品德的选择。所以,圣人说“好人有好报。”其实,是因为他们知道我们大多数人的智慧,达不到施展阳谋的境界,所以教导我们别去想太多,只管去做就行,总有一天,会因为自己的一次行善,而得到回报。人都有报恩心理,就像拥有报复心理一样。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意思是自身要多做义举做好当下,而不要去牵挂往后的发展,也就是告诉我们做好当下的事情,不要过于执着自己的前程。毕竟前程如何,是靠每一秒的现在决定的。这是前人智慧和经验的总结,未来如果只定义在下一秒、另一天,我们可以大概确定下一秒我们在做什么,明天我们会做什么,但如果未来是五年后、十年后呢?我们还预测得到吗?如果这样还要时时去担心未来,或者幻想未来,那只是给自己强添愁,或用未来的美好麻痹现在的自己。
所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意思是说做好当下的义举,不必牵挂未来!至于如何做好,首取于心!保持对当下100%的努力,即使未来不如人意,也一样无怨无悔!能于这句话有同等效力的,大概莫过于,对未来真正的慷慨,就是把一切献给现在,又或者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专注自己的义举,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句话,实际上是古训,出自古训《名贤集》(网上有很多电子版,这里就有一个。)。我们今天熟悉的许多谚语,都出自这本作者不详却(学者们认为应该是南宋以后的儒家学者编撰)又流传颇广影响颇深的册子。比如,“人贫志短,马瘦毛长。”“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做不违背良心,你认为对的事情,尽量去帮助别人,不要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想着将来会得到什么东西,一旦抱有这样的期待,而结果不尽如人意的话,可能就会产生极大的落差感,就会陷入不快乐的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