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鲁迅先生。中国需要这种严厉的声音。现在人人自危怕得罪人。人人世故而圆滑,每个人都在太平盛世,报喜不报忧。冷漠无情。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真实写照。
所有的课外书,几乎是鲁迅还是鲁迅,所以一想起来,很恼恨过去自己的无奈。看太多鲁迅的书,性格不会随和,除非你是无心翻翻而已,或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背书。现在,能够接触胡适、梁实秋、沈从文等这㘩新文化运动的人(与鲁迅同时代),感觉到幸福,也弥补了以前的缺失。读了很多鲁迅的书,以前因为无书可读而喜欢鲁迅,想学鲁迅。现在不同了
鲁迅、孙中山都是医生,都认为医生救不了中国,认为中国人的病根不在身体的病,而是主要在心生了病。鲁迅的文章揭示了人心之病,如果每个中国人都是鲁迅也救治不了中国,因为美好的建立要依靠美好出现,不是除掉恶,善就自己冒出来了,善要靠人专门的专业的建立,善要依靠道家思想才能建立起来。
鲁迅虽然比我早出生一百年,但在其笔下所描写的故乡: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短短的几句就描写出了故乡的悲凉情景,还有闺土刺猹,捕鸟等画面,仿佛回到了我的童年,这种感觉只有在鲁迅的作品里才能体会到。怀念!永远的怀念!
先生常常写文章到深夜,不顾身体。敢于批判社会的丑恶和人民的麻木,正如他的盖棺布上的三个大字: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先生一生的写照!
鲁迅的一生就是不断追求中国人民的解放道路,追求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一生。而这种爱憎的情感自始至终都贯穿 在鲁迅的作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