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与其说讲得是东土大唐得道高僧唐僧取经的故事,不如说是孙悟空成长为大在英雄修成正果的故事。孙悟空从石头缝中蹦出,天地之灵气孕育的他成为了山中大王,众猴子的首领,可尽管生活过得十分如意,但天性聪明的他不满足现在的生活,所以他决定去求仙学习长生之术。这一路上他可没少吃苦,在他见到自己师父菩提祖师时,他告诉祖师自己一路走来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孙悟空跟着菩提祖师学习,虽然没有学到长生之术,但学会了七十二变,就此他开始了雄霸江湖的生涯。孙悟空陪同唐僧取经,这一路上,他从一个野性不改,不受约束的野猴子慢慢地蜕变为服从管理,守规则的上道的体制内的人了。
实力摆在那边,如果能报仇就不会被压在五指山下500年时间,说明孙悟空的法力没有达到那个层次。据悉孙悟空在菩提老祖那学得七十二变,已经成了散仙之流。之后大闹天宫吃了无数蟠桃、仙酒及金丹成为大罗金仙,然后被太上老君文武火一炼,煅成一块,浑做金钢之躯,急不能伤,成为太乙散仙。所以悟空最后的成就就是太乙散仙,论实力的话跟比罗汉高低于菩萨,所以孙悟空后来也自知比不得如来。孙悟空的本性原本就不坏,像个顽劣的孩童,相当于500年的闭关反思,而孩子的天性是不会记仇的。所以没有后来的报仇之说。
悟空就是个初入职场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猴子,如来可是威震一方的成名大佬。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无知者无畏,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但凡有点本事,十有八九都敢跟单位一把手嘴巴嘟嘟,结果呢?开除到也不至于但是背个处分三五年不得评优选先不得提拔重用是没跑了吧!熬鹰是为了用鹰,等你这几年熬出来,你还跟一把手嘴巴嘟嘟不?其实这些年猴子也看明白了,自己是有点本事但终归还是个打工仔,单位里有本事的人多了去了而且不乏绝世高手,这些人个个都对大佬恭恭敬敬谦卑有礼的,自己又凭什么这么傲娇。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犹如一个顽劣的孩童,为了避免孙悟空造成更大的错误,如来佛祖把他镇压在“五行山”下面,而这“五行山”是由如来佛祖的佛掌所化,因此对于孙悟空而言,表面是囚禁,实则是保护,试问谁敢明目张胆的去如来佛手里抢东西?除了玉皇大帝和三清圣人,其他的神仙怕是没这个实力或者想法吧。因此,随着孙悟空心智慢慢健全,他体会到了如来佛祖的苦心,心里感恩戴德,报恩都来不及,那里会去“报仇”。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后来虽然成了“斗战胜佛”,但是他和如来佛祖比,实力还差很多,看看再《西游记》后期,越靠近灵山,妖怪本领越强,孙悟空唯有到处请救兵的份了。特别是在取经团队遭遇金翅大鹏鸟的时候,孙悟空被金翅大鹏鸟一抓子捉住,逃都逃不了,最后还是如来佛祖亲自出手才降伏了金翅大鹏。因此,孙悟空的实力比之如来佛祖,差的太多。
孙悟空从打斗能力的自我定位和对天庭的认识上讲,被救出来后已不似当初,而是对某些人彻底服了,深感如来、菩萨和好多天庭大佬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宽容之心像大海一样。尤其如来,不但不置自己于死地,还派人给自己送铁丸吃铜汁喝,安排人救自己,教导自己修心向善,铺路修正果。所以被救出的此刻,孙悟空不想报仇,还倒有几分知恩图报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