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北京德云社四个小剧场听相声,也去过天津的小园子听过几次。相比之下,德云社相声包袱新,笑点多,演员个性鲜明,台上台下互动多,现挂多。德云社演出场次多,青年演员演出机会多,大小剧场,商演,经过磨炼,越来越多的演员走进大家的视野。比起来云字科诸位还是基本功最扎实,各项技艺都能拿得出手,学唱各种戏曲,小调字正音准,打个板儿信手拈来,明显会得多且精,得师父真传,磨砺得时间也长。许多不大出名的鹤字科演员其实个个身怀绝技,拿出来一点不差。当然大家都在成长,九字科,霄字科,甚至郭老师的徒孙筱字科都有演员逐渐被大家喜爱。他们也经过小剧场的磨炼越来越成熟,也不断在进步,相信他们会越来越好。
张云雷最棒技术最全面扎实,在舞台上展示的技术最多,请问那个相声演员在舞台上展示过打鼓快板铁板京剧评剧小曲小调,只有张云雷在舞台上展示过,目前,张云雷第一,肯定有很多不服气的,所以枪打出头鸟羡慕嫉妒恨这是人很正常的反应,更何况还有不怀好意的小人不服气的同行,因为他们认为抢了他们的蛋糕,各种诋毁陷害诽谤,可张云雷一身正能量依然爱国爱党努力传播传统文化艺术为此国家授予张云雷为传播传统文化艺术传承者,曲协主席李伟健赞美张云雷功德无量
传统节目基本张嘴就来,基本功还都扎实(毕竟业务上都有高峰把关),在此基础上,都有创新(参考孟鹤堂的大保镖),节奏控制的也都比较高,有几个人新节目都能创作,而且效果相当不错(岳云鹏的来自病床的你,孟鹤堂的梁祝)。名声在外的几个里面,张云雷是比较弱的,节奏控制不好,包袱经常抖不出来,我也get不到他的颜,没有孟鹤堂好看,也就是柳活儿还成,但是没调门,如果不是杨九郎这个有特点的捧哏给他量活的话,泯然众人矣。
工作在北京,常去德云社的园子里听相声,老家郑州有两个本地的相声园子,去年听过了一回,半年前相声新势力在郑州也开了一家园子,也去听了一回,传统段子听过不少,如果范围缩减到青年演员里,还是德云社要强出不少,九字科第一批拜师的说相声也快十年了,目前个人觉得还待成角儿的九字科里面最喜欢张九南高九成,实在是德云社400多人里,爷们儿这种风格实在是绝无仅有,还有刘筱亭张九泰,三世代进步最大的佼佼者。
真的喜欢堂良。俩人的相声节奏非常好,特稳,不紧不慢,抓住观众。堂堂温柔帅气,演啥像啥,尤其学女的,那叫一个媚啊,多少女的自愧不如。唱功不错,播音腔也能杀人啊,会弹吉他,和九良的三弦一搭,传统现代完美组合。九良真是个迷,稳重时是小先生,疯魔时是橘猫,可爱时是团子,A爆了时是九良,怎么可以把小奶音和戏腔从一个嗓子里发出。关键二人很清醒,知道未来如何走,希望他们越走越好。
能登台的青年演员,都是要求会五十段传统节目。四五百人的相声演员,只能不到百人才有登台机会,可见能登台的都是有一定功底的。不过可能很多人在传统节目的基础上暂时还没形成自己的风格,假以时日,相信会再出现耀眼的角儿。持续吸引新人加入,不光能给相声开枝散叶,也在传播小曲小调,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传统曲目,郭先生已经功德无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