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那就是大年初一回老家给父老乡亲拜年,全家出动,去自己大家族还有邻里街坊家里,可以见到一年未见的叔伯和兄弟姐妹甚至发小,多年未见,还是一个屯子的相亲,依旧有聊不够的话题。
亲情,是永远无法割舍的。
我觉得是那一整桌的年夜饭,一家人齐上阵,各显身手做出美味的菜肴,然后大家一起围着桌子,吃饭聊天,年夜饭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家人对彼此的关心,以及新的一年满满的祝福,更是美好团圆愿望的实现。
最能体现民族传统韵味的习俗就是贴春联,每年和家人一起清洗大门,然后一起贴春联门对,在家里的所有门上,都贴上福字,在家里的水缸等地方都贴上倒福,特别有仪式感,切实感受到春节的到来。
一家人,吃完团年饭后,晚上,兴高采烈就到每个区都设有大型“迎春花市,去“行花街“,感受一下节日气氛,来年带来幸福吉祥的“好意头“,年青人逛一下逛花街“,希望行个“桃花运”。
最能体现中华民俗传统韵味的就是放鞭炮了,放鞭炮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异常的激动和兴奋,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过年方式,它意味着,旧的一年翻篇和新的一年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