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字与钢笔字不同,学习毛笔字要循循善诱,激发兴趣,要懂得书法是一门艺术,才能品书法,爱书法, 提升人生境界。开始练字可用毛边纸、宣纸,毛笔大小适中就行。初学者建议买狼毫,较有弹性,易于写出笔锋。然后要勤学苦练 ,要临字帖,以楷书为主,中锋用笔 , 用手腕运笔、随着练习使章法及功夫与日加增和娴熟。可以参加一些比赛、展示,不仅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对今后的练好书法也是一个交流和促进,可以增强信心 ,提高对书法兴趣 。
总而言之,就一句话:多看,多学,多练习。这三个多字看似简单,可要做到还是很难的。有句话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可想而知,不勤学苦练必然无所成就。首先说这个“多看”吧,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必须做到“多看”,第一是要多看字帖,照着字帖去认真地练习,这就叫“临帖”。第二是要多看一些关于书法教学的节目或者视频之类的,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书法技能和纠正以往的行笔错误。我相信看得多了,自然你就会对书法有了正确的认识。“多学”,就是要多向一些写得好的人去学习,要仔细地去观察他们的运笔和收笔,我们都知道“运笔”和“收笔”在书法上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基本技能,因为它直接关系你的书写成果,所以也是学习书法的基本要领。最后就是“多练习”了,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每一样本领都离不开勤学苦练。即便你能找到一个好的老师,想要在这方面有所提高,还是要不断地努力练习啊。
建议是认真临帖,不要心急,写字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关于如何执笔,苏轼说:“执笔无定法”。个人感觉执笔可用执筷之法。关于认识笔锋,笔峰有中锋、侧锋之说,找到笔锋可以提升线的质感!然后就是间架结构,书法的基本构成是型和线,在临写中把这些找到,不懈的临习就不会走弯路!
小时候,因为家在农村,条件并不好,没有专门去学过。但庆幸的是家里爷爷是个老教师,教了我几笔毛笔字,但从未教过我书法还要临帖。现在明白,那根本就不算书法,只能算是会拿毛笔写字而已。也因为有心,每次看到别人写好看,就会暗暗地观察,偶尔自己也写几笔。也自认为字比别人写好,仅此而已,其实书法根本就没有入门。但这在我的心里种下了一颗书法的种子。一直到工作后十年,已是三十多岁,这颗种子才终于发芽。前年才在别人的提醒下,认真的去学习,去临帖,去请教老师,并沉迷其中不可自拔了。我的体会就是,零基础有没有学过并不要紧,像我爷爷,父母给我种下的种子,现在才发芽,我觉得也不算晚。当然要在书法这条路上开花结果有所成绩,那又是以后的事情了。
要选择一个好的书法老师啊,田蕴章老师说过一段话我觉得很在理:不一定要选择“名”师,但一定要选择“明”师,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你可能很难找到一些所谓的著名书法家并跟随他学习,而一些上了年纪的著名书法家未必就能教得好,身边一些年轻人也可以教的很好,因为他们沟通没有代沟更容易理解。一位明师不仅能教会你如何挑选毛笔,还可以让你更容易理解学字应该从哪里下手。我自己也做过书法教学,当时所带的学生年龄不一,最小的有5岁的学龄前儿童,最大的也有80后,还有大学生(其实我自己也是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90后),我的书法底蕴不是很丰厚,但是他们都很尊敬我,也很信任我,他们认为我的讲解很到位,也容易接受。
软笔,买本描红字帖,从最基础练起,一段时间后开始临帖,临帖的过程要想象书家的书写姿势,直到把自己的思想融入临写作品中。有一点非常重要:从楷书开始临写名帖,持之以恒,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