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是我在高中时看过的一本书,当时看这本书最大的感觉就是一种拼命追求却又不可得的失落感,尤其是看到孙少安最终败给了生活放弃了润叶时,我心里说不出的难受。门当户对,养家糊口。这两个词那时候的我并不能理解,如今即将步入社会,再回顾这本书,我才明白这两个词背后的无奈与苍白。因为贫穷,所以孙少安自认为配不上润叶,因为家庭的重担,孙少安选择了不要彩礼钱,能好好“过日子”的秀莲。最后的结局是孙少安有钱了,能够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了,秀莲却又患病死了。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知道这本书,知道林奕含是在她自杀的那一天,而真正看到这本书在大陆上市,是在她去世后的大半年,我承认我是出于好奇去看这本书的,好奇她为何会走上自杀解脱的道路,这本书至今还没看完,因为我看不下去了,林奕含已经用她的文字告诉了我们她的那些痛苦、挣扎,其中关于社会对女性的看法至今令人悲哀。
首推余华的书,尤其是《兄弟》。当时读完《兄弟》后整个人精神恍惚,很长一段时间没在看别的书,闭上眼就能看到李光头和林红纠缠不清,而宋钢那样善良宽厚的一个人却趴在铁轨上静静地等待死亡。有时候觉得很压抑。
读苏童的《妇女之友》。书中的女孩不是像《红楼梦》里贾宝玉说的从珍珠渐渐变成鱼眼睛,而是从天真无邪的少年在生活的种种磨砺成一个个面貌全非,甚至有点狰狞的模样。让人心痛又无耐。
第一个想到的是《人间失格》,确实很令人难受;第二个想到《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到现在那本书也没敢看第二遍;第三个想到《遗落的南境》,整个气氛都是压抑的。
看《皮囊》不止是想哭,是哭了很多次。作者真的就把写作这把刀对准了自己,一笔一字的痛楚,就这样裸露地展现给看书的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