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也挺合适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最近在看柳云龙的谍战剧《风筝》,剧中后半段高君宝看着自己心爱的人上山下乡当知青嫁给农民时站在山上嘶吼着这首事,分为激动人心。这个剧不像正常的谍战剧,反而很像揭露人性的年代感情剧。正像李商隐这首诗一样,同样发生在巴山夜雨的山城重庆里,男主女主囿于信仰而始终不能在一起。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白居易的《长恨歌》。清朝时就被洪昇改编成昆曲剧本《长生殿》了,后来的京剧《贵妃醉酒》更是经久不衰。最新的改编就是前不久的大片《妖猫传》,中间还经过了一次日本作家改编。李白的《侠客行》。这个早就被金庸老爷子扩展成武侠小说《侠客行》了,后来被改编成影视好几次。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一曲琵琶行可以扩展出多少风流韵事世态炎凉啊。杜甫三吏三别不愧是“诗圣”的“诗史”之作。中间多少劳苦大众的悲欢离合人间惨事,可以拍成多少反战之作呀。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我觉得刘长卿《别严士元》就可以,盛夏,夜,深夜。景山山颠。山上有人,两个人,一男一女。这两人就是当今武林名声最响的两位杀手,男的名秋细雨,女的叫叶闲花,江湖人称"细雨闲花"。诗人刘长卿曾用"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来描述这两个可怕的杀手。
如果不限制长度的话《长恨歌》和《琵琶行》都可以呀。都是白居易的作品。还想到了《赠卫八处士》,是杜甫写的。如果要把诗歌改编成剧本。私以为情节感和画面感都很重要!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