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到目前为止最好看最搞笑最健康的片子终于出现了,它就是《功夫熊猫》。难得有电影不仅不需要我动用库存的幽默,反而让我开怀大笑,全无保留地大笑,等于是给幽默充电。这样的片子,当然要高唱赞歌。
《功夫熊猫》也的确是好。风格统一,节奏紧凑;笑料健康不低俗,基本没有冷场;动作漂亮凌厉,匪夷所思;画面清新美丽,细节用足心思;美工非常精致,造型夸张可爱;中国元素层出不穷,搭配得当,运用自如;配音精彩,尤其是Jack Black和Dustin Hoffman。比较弱的是故事,基本没什么新意。这么说吧,这片的瓶子里装的是旧酒,那没错,不过这个瓶子,可是集古典时尚于一体,做工精细,用料考究,占尽趣味,因此,那酒竟可以忽略不计。再说,虽然故事老套,不过对白还是很搞笑抵死,所以也不能完全说是旧酒。毕竟,酒就是那么个味儿,有劲就行。
非常喜欢这片的画风,有浓郁的中国味儿却绝不陈腐,明丽细腻,大气天真,每一格都让人心旷神怡。所有角色的造型都可爱又搞笑。浣熊师傅一脸正经,不过仔细看,他可有一条很小很小的小辫子哦。村子里的村民不是兔子就是猪,提着纸灯笼的样子让人想起中秋和元宵。这片绝对要收DVD,除了可以给孩子学生看,有空一张一张做截图,对陶冶情操有好处。
前阵儿那甚似行为艺术的,有熊猫毛绒玩具参与的闹剧,不经意间却帮这电影做了义务宣传。我去看这部电影,一方面就是想瞅瞅这部电影到底有什么用卑鄙手段诋毁大熊猫之处。可惜我眼力不济,没能瞅出个门道。就这部电影来说,又是一部挺惹人喜欢的典型的好莱坞动画片,适合观看时一边喝可乐、吃爆米花。有些励志的道理,与整场不断的笑料。这部片子中的故事让我联想起了星战,一只超有天赋的小正太为了得到一个虚名,受黑暗侵蚀,然后被某个参加武功速成班的人打败。那只被称作师傅的小熊猫与尤达大师不管是个头还是打斗方式都挺像的。
既然是打着中式武侠的旗号,熊猫的整个画风都带有些东方色彩。让我大为惊叹的就是整片中对山水的处理,对太阳的表现。它们都带有很强的中国早期动画的影子。还有开头的一段梦境也极为出彩,我不禁想:如果中国动画按最初的趋势发展下去,也许就会是这个样子——只可惜,这是一个假设句。为什么创新就一定要舍弃前人东西,必须要有砸了旧家,再建新房呢?
个人最喜欢的打斗戏是师傅和徒弟抢包子那段。武侠小说常有在餐桌上利用食物比武的桥段,最典型的是苗人凤和胡斐抢吃白菜。《功夫熊猫》显然是向这一桥段致敬,但是它把抢包子的较量推到极致,充分利用动画片在动作上的无限优势,把那粒小包子折腾个没完没了,精彩纷呈,高潮迭起,观众好像被人挠痒痒,挠完还挠,挠完还挠,挠了手心挠胳肢窝,挠了脖子挠小肚子,不知不觉就笑岔了气。好久没在电影院笑得这么痛快了。了不起!只可怜了小包子,如此炮制过以后,应该是没法吃了。熊猫是吃客,当然知道,所以最后打赢了师傅,却把包子一扔,说“我不饿。”不饿是假,包子不中吃了是真。
小朋友们看得很开心,大人也绝对不会觉得智商被侮辱了。真正的老少咸宜。向所有的朋友推荐。我看了两遍,错不了。嗯,对啊,带孩子看的当然是第二遍啦,难道要我一边伺候三个顽童一边看一部精彩的电影?不可能的任务嘛!之所以千方百计引诱孩子去看,就是因为这部片很好,应该给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