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酒桌文化是一种特别神奇的存在,不管在什么场合,酒桌上从来就少不了敬酒这一环节。对于避免敬酒这件事我觉得是要分情况来说的。
第一种是特别好的朋友之间的敬酒,比如好朋友之间好久不见,或者因为最近彼此有什么喜事非要跟你喝一杯这种,我们叫做平辈敬酒,这种基本上因为关系好,大家不是图着想要灌你酒这样的目的,好朋友之间的这一环节纯粹是为了升温感情,大家一起图个高兴,如果此时你因为身体不适,或者下定决心准备戒酒了,可以提出来,基本上好朋友虽然嘴上会唏嘘你,但身体还是会很诚实的夺过你的酒杯给你添上茶水。
第二种就是不是很熟的朋友之间的敬酒,或者是朋友带新朋友来与你认识时的敬酒。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那种情况,在酒桌上,总有不是很熟的人端酒给你,你说我今天有特殊情况我不能喝酒,他还会说,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之类的话。我是一个性子特别直的人,不太懂得拐弯抹角,但我也不会委屈我自己,我有一次来了例假不能喝酒,但还是被人敬酒,并且说不喝就是不给面子,我还是没有喝,也拉黑了这个人。我们都说酒品看人品,对于一个女生来说,切记不要谁敬酒给你你都喝下去,特别是不熟的人,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是出于怎样的一种目的。
再说一说公司或者单位里的敬酒和家里亲朋好友之间的敬酒。对于这种情况,想要不喝酒就要想出一些法子啦,比如“我今天是开车来的,我害怕交警叔叔”,“我今天身体不适,不能喝酒”,对于女生来说例假这个借口在有女生的场合屡试不爽。所以对于这类敬酒,你需要准备一个让别人觉得合理,同时又不伤人面子的不能喝酒的理由。
最后,我想对所有的女生说一点,即使你酒量很好,你很能喝,但切记不要再你刚融入一个公司群或者一个新的朋友圈的时候就把这一点表现出来,切记。
我从一个大学生的角度来讲。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爸告诉我出去吃饭的时候一定不要喝酒,如果被逼着喝酒你就说酒精过敏,这样的话就能避免喝酒,因为一般别人不会强人所难。我一直奉行着这条规律我。
大一的时候去了院组织的饭局。我想到可能会有敬酒的这个场景,同时也想到了我爸告诉我的原则以及注意事项。后来吃饭吃到一半的时候旁边一桌开始来我们这桌敬酒。有几个男生一人拿一瓶酒过来要和我喝,我就很不好意思的推脱说我酒精过敏,喝不了酒。
没想到同桌的几个男生和女生都说没事,就喝一小口,出不了什么事。我宁死不屈。结果后来的时候部长也过来要跟我喝酒。我一直很诚恳的说我酒精过敏,喝不了,他说不喝就是不给面子!
后来又有一次去校组织里的饭局,本来也是打算不喝酒的,因为不想破了不喝酒的这条戒律。可是我发现死活都推不了。那次大饭下来差不多喝了三瓶左右,整个人都喝晕了。
所以说如果你是一个学生的话,我劝你,一般像这种吃部饭或者是大饭的时候,能不推就不疼,因为我发现一般来讲推不推的后果都是一样的。我的酒量都是在这种情况下被逼出来的。
但是如果是出去吃班饭或者是宿舍里的人一起出去吃饭的话,或是和朋友出去吃饭,能不喝就不喝,毕竟喝酒伤身,少喝点吧。
这,我看是避免不了的,除非你不去酒桌上。
中国人的习惯就是谈事情一定要在饭桌上,而饭桌上又离不开酒。因此只要是你去参加了饭局,只要碰了酒杯,你就不可能避免敬酒。
如果你不敬酒,别人都会觉得你这个人没有礼貌,瞧不起别人。还会觉得你这人特别不会来事儿,会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这大概就是中国特有的酒桌文化了吧。
其实我最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也很抗拒敬酒这件事。。总感觉特尴尬,但是没办法的,别人都敬酒,就自己不敬酒,那也太格格不入了。还会引起整个酒桌上人的反感。硬着头皮一个个去敬酒,参加的饭局多了,也就没那么抗拒了。
所以,给你个忠告。要么不上酒桌,要么就老老实实敬酒吧。多参加些饭局,习惯成自然。
能,多带几个属下一起去喝洒,不想喝了,找个借口离开一下,叫属下喝,属下不想,又叫另一个…。
先下手为强,变被动为主动,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游刃有余的穿梭于酒桌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