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夸张的说,每天做梦都在学习。
上了大学之后智商情商各方面遭到碾压,时不时就发现貌不惊人的同学是这个这个市的状元,那个省的榜眼。三不五时的参加各种竞赛,并理所应当的捧着大奖回来。自己的勤奋成了这个大学里最不值得一提的品质,因为每个人都在努力。
强迫自己从自卑的消极情绪中走出来,想要发掘自己与众不同的长处,每天拼命拼命的学,才能勉强追到看得见同学们优秀的背影的距离。
看着室友们下了课回到宿舍就是伏案学习,娱乐的话题很少,几乎除了必要言论,大家就像机器人。不会喊苦不会感到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活得比高三还累。眼镜片越来越厚,
不需要多久,地上就能堆满了我揪掉的头发。可能是思考过度,偶尔大脑还会过热,像发烧一样,又烫又痛。
只有偶尔上网上看看一些吐槽贴才让我觉得,哦,原来还有人和我一样不喜欢过度努力,也可以生活的很好。
学习到现在,我只是想来吐槽一下,明天醒来还是会尽我所能的度过美好而充实的一天。
十五年前,休产假,天天半夜半夜的一边抱着难缠的娃哄她睡觉,一边胳膊上,或另一只手上,墙上,枕头边放着考研英语单词默默背记,六大本的专业课书整理成厚厚一摞笔记,翻烂了。然后,考上了研究生。报的最近的研究生,因为孩子小,可以每星期都回家。上研究生的第一年,觉得愧疚,无法整日陪伴孩子,想付出最大化,于是在上学的过程中又学习另一个专业,第二年,考取了另一个更好的学校的另一个更喜欢专业的研究生。三四年里没上几天课,因为是定向研究生,单位还发着工资,只给了一年学习的期限,其他的两年,都是考试的时候再去,但是不考试的时候,发表了好几篇论文,开始了自己喜欢的写作。并且把本职工作也做的好好的,孩子也没算耽误陪伴。疲于奔命的几年。领取了双硕士学历证书。还获得优秀教师的称号。孩子也健康聪明。现在,虽然还是那个工作,还是不富裕,还是简简单单的幸福,但是从不后悔曾经的努力。
我自己,我在一个考编制十分热门的找县城,只要是上过大学的从大学毕业一直到40岁几乎森森都在考。为了能考上,除了睡觉都在学习。饭都吃不下。报了个班,大家一起住酒店,中午12点下课,两点上课,每次都是 12点去吃饭,12点15分吃完了继续回教室学习。(偌大的教室只有我自己),学到1点15,一路小跑回房间,躺在床上继续看五分钟,一点30分睡觉,睡15分钟,继续爬起来学习去。下课从不说闲话,别人聊天。我捂着耳朵背书。每天下午学的心脏不舒服,仍然坚持。出来分数后。一起学习的小伙伴都说,人家考这分是真付出了。很感激当时的自己,现在在过暑假,陪孩子。
😣我考研的时候是毕业工作了一年之后才考的。。感觉接受能力不如以前。。学的都掉头发。。最后考上了。。谢天谢地。。我姐更牛批。。高考考的一本大学。。全校最高分。。然后毕业了考北大法硕。。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还没考上。第三年考上了。。她天天早晨七点起床,吃完早饭去图书馆上自习,晚上闭馆回家休息。。持续了两年啊。。图书馆大爷都说。。他当门卫这么多年,没遇到过这么认学的孩子。。现在她是法官。。😒我瞅她真的打从心底佩服。。我在别人眼里是别人家的孩子,我姐就是在我爹妈眼里,别人家的孩子。。唉。。
我科室同事一姐,三十多岁,腿有点不方便(罗圈腿)生了孩子出了月子就是自己带孩子,她婆婆有病在邻县跟着小儿子生活,她老公常年在外地出差跑业务,一个月也就回来两次。儿子半岁她来上班,孩子都是她以及自己爸妈有一天没一天的看着,两岁就上幼儿园了。她每天自己带着孩子洗衣做家务做一日三餐上四楼(步梯),儿子今年五岁半了,被她教育的很好,彬彬有礼,很爱学习。同事本身也特别要强,自己还考了医师资格证。我特别佩服她,这样的日子要我一天都过不下去。
进入社会后,进入南方的电子厂,在这不起眼的工作岗位上,遇到对工作一丝不苟的同事,他的做事风格打动了我,也带动了办公室里其他的同事,一件事情他不是做完,而是做好,做事的思维模式也很有条理,曾经他说过:一件事情你做完的结果和做好的结果是不同的,做完是领导给你的任务,做好是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自己在过程中的不同思路得到改善,思想不要局限在做完,从开始就想办法如何做的更好!
他从基层员工做到了部门经理,今年通过公司考评会再次升职为副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