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极少报告人类结核病由动物感染外,结核菌的感染在自然条件下主要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传染源是肺结核病患者。
当患者咳嗽、喷嚏、大声说话时,由于急剧的呼气通过呼吸道使含有结核菌的分泌物形成大小不等的飞沫飞散到空气中,大的飞沫很快降落下去,小的飞沫其表面水分很快蒸发,形成以单个结核菌为核心的飞沫核,由于飞沫核较轻,可在空气中飘浮,当通风换气较好就被除掉或稀释,特别是日光照射可把结核菌杀死。在未被杀死之前如被易感者吸入,结核菌就会侵入新的宿主。
其流程是飞沫→飞沫核形成→浮游→易感者,吸入的形式是结核菌传播的最基本形式,即所谓“飞沫核传播"。感染了结核菌是否都会发病。
感染了结核菌不一定都发病,是否发病和以下因素有关。
(一)宿主因素:
1.遗传因素:先天性抵抗力的差异。
2.年龄:个体受感染时的年龄与发病的关系是极密切的。
3.性别:已感染发病率在性别方面有差异。
4.体型:体重过轻者发病率高。
5.其他疾病:糖尿病、胃溃疡、胃切除后、使用激素、淋巴系统肿瘤、使用抗癌制剂、肾透析、麻疹、营养缺乏等,使结核病发病危险增加,矽肺患者特别容易发生结核病。
(二)细菌方面因素:
1.结核茵的毒力:结核菌株之间毒力有相当差异。
2.菌量:涂片阳性培养阳性患者周围接触者被感染的频度,较涂片阴性培养阳性患者周围接触者的感染频度高。这是由于涂阳培阳与涂阴培阳患者排出结核菌数量不同所致。
3.阳转时结素反应强度:阳转时结素反应越强其结核病发病率越高。
肺结核分开放期和非开放期,开放期的病人往外排菌,有传染性,经过治疗的非开放性的结核病人是不传染的。肺结核的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播流行有3个条件: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而传染源是首要条件。有咳嗽、咳痰等症状,结核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是结核病流行的真正传染源,咳嗽次数越多,传染危险越大。肺主要传染途径:飞沫传染、尘埃传染。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子宫,但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对结核菌有较大的抵抗力,结核菌一进入胃内,很容易被大量胃酸杀死,除非吃了大量结核菌,否则不容易被感染,但呼吸道则不一样,只要有1~2个结核菌吸人到肺泡,一旦机体抵抗力低下,即可引起发病。
结核病的传染源是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肺结核患者通过咳嗽、咳痰或大声说话会将结核分枝杆菌带到空气当中,健康的人吸入带有结核杆菌的空气就会受到感染。
开放性肺结核,特别是空洞性肺结核病人,痰中带菌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肺结核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或高声说笑时将带菌飞沫传播到空气中,易感人群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导致隐性感染或发生结核病。次要的感染途径是消化道,如饮用消毒不彻底的牛奶,与病人共餐或食用带菌食物而引起肠道感染。其他感染途径,如通过皮肤、泌尿生殖系统等,均很少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