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说过,知识了解得越多会越来越美丽。然尔对于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你必须要了解。比如,烧伤事故,烧伤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外伤,了解一些烧伤自救知识十分必要。
(一)一般烧伤
1.无论是什么烧伤(火焰、沸水、化学、电)均应迅速脱离致伤源。
2.尽快脱去着火或热液浸渍的衣服。
3.小面积烧伤应尽早冷疗,冷疗时间为30-60分钟,以停止冷疗后疼痛明显缓解为度。30%以上大面积烧伤病人不宜冷疗。
具体方法为:将烧伤创面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淋或浸入冷水中,也可用冷(冰)水浸湿的毛巾、纱垫等敷于创面。冷疗时间约为30-60分钟,温度为15-20℃。
4.冷疗后防止创面污染,应用清洁的纱布或单子包裹创面。
5.合并伤时应立即处理,如有出血应先止血,有骨折应先进行简单固定。
6.创面勿涂有颜色的药物或油脂,如:红汞、龙胆紫、酱油、黄酱、牙膏、香油等。以免影响医生对创面深浅度的判断。
7.注意保暖。
(二)特殊物质烧伤自救注意事项:
1.口服腐蚀性酸可引起上消化道烧伤、喉部水肿及呼吸困难,可口服鸡蛋清或牛奶等中和,禁用小苏打中和、胃管洗胃或用催吐剂以免引起胃穿孔。
2.生石灰烧伤因生石灰遇水反应可放出大量的热,加重损害,故应先将残留在创面上的生石灰作干净,再用水冲洗。
3.磷烧伤磷可在空气中自燃,故自救时应首先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及其周围皮肤,将磷和其化合物冲掉,在现场缺水的情况下,应用浸透的湿布(甚至可以用尿)包扎或掩覆创面,以隔绝空气。包扎时,禁用任何油质药物或纱布,避免磷溶解在油质被吸收。
烧伤早期处理包括院前急救(现场急救和转运)和入院后的初期处理。一般情况下正确的早期处理,可以减轻烧伤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是烧伤患者后续治疗的基础,与烧伤患者治疗转归有着密切的关系,烧伤前急救包括现场急救和转运,现场急救是烧伤救治最早的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常导致烧伤加重或贻误抢救时机,给入院后的救治带来诸多不便,烧伤作用范围广则烧伤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则烧伤程度深,现场急救的基本要求是迅速终止热源致伤和应急处理,针对不同烧伤原因,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①首先检查可危及伤员生命的一些情况,如大出血、窒息、开放性气胸、中毒等,应迅速进行处理与抢救,不论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将病人撤离现场待复苏后进行后送,或转送就近医疗单位进行处理。②脱离现场。③判断伤情,估计面积和深度,判断伤情,注意有无吸入性损伤、复合伤或中毒。④镇静止痛。⑤保持呼吸道通畅。⑥创面处理。⑦复合伤的处理。⑧补液治疗。⑨应用抗生素。转运原则上就地治疗为主,就地治疗必要性:危重烧伤病人休克发生率高,发生时间早,在转送危重烧伤病人的问题上,烧伤专业者达成基本共识,强调就地治疗,若无救治经验,也需先抗休克后转院。
在日常生活中,火焰烧伤和热水、热油等热液烫伤最为常见。急诊室医生常常发现,人们会错误地在烫烧伤的伤口涂牙膏、鸡蛋清乃至食盐、酱油、红药水等,不仅没有治疗烧烫伤的作用,有时还会掩盖创面,使医生无法立即确定创面的大小和深度,必须要先清洗再施救,这一过程费时费力,反而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专家告诫说,牙膏是用来刷牙的,并不是药品。
此外,牙膏有许多种,有的是酸性,有的是碱性,还有些含有很浓的刺激性。不分青红皂白地将牙膏、酱油等涂在创面上,还可能侵蚀创面、增加损伤。乱涂红药水甚至还会导致中毒,两个月前市红十字会医院就收到这样一例糊涂阿叔。红药水是前些年医院常用的外伤用药水,但只限于小面积的创伤,因为它的成分为有机汞,具有高度的脂溶性及扩散性,被吸收后易导致中毒,轻者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头晕、头痛、失眠、恶心呕吐等,重者表现为兴奋、语无伦次、惊叫、肢体震颤、心率快、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