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从生理角度来理解的话,那么抑郁症它是神经递质摄取不平衡导致的以持续负向情绪为特征的心境障碍。包括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在神经递质假说里提到神经递质摄取浓度过高的时候,人就特别容易焦虑,当神经递质浓度过低的时候,人就特别容易木僵和抑郁。我们知道,通过有氧运动,它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那么经过一天的劳作,人到了晚上的时候神经递质可能就会达到一种临界峰值,我们知道神经递质的作用为了传递大脑的信号。这个时候头脑就格外的活跃,精神可能会有点亢奋,所以往往抑郁症患者他表现在上半夜难以入睡,在这种状态下抑郁情绪也会得到极大的缓解。而到了早上,神经递质的摄取会降到最低的水平,所以这个时候一起来就会特别容易感觉到一种所谓的起床气,会跟这个世界有一种深深的隔离感和厌恶感。
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的话,意识疗法认为就是在抑郁状态下。人的头脑思维非常的活跃,这仅仅对非指定性事物,人会变的信马由缰,胡思乱想。但是对于指定性事物,比如说学习啊,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了,从而造成障碍,我们经常说心理障碍。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人的思维泛化的时候,头脑就会很难进入到平静的状态。这让他看起来好像抑郁的状态有所缓解,而实际上只不过是过了一个情绪周期罢了。其实是二元对立的波动,它会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最终出现晨昏夜清的状况!所以心理疗愈的目的就是为了出离头脑,安在当下!
特别是在双向情感障碍当中,就是抑郁症跟狂躁症并发的综合症当中,头脑的想法会变得格外的天马行空格外的奔逸,这种状况就显得格外的明显。就会出现喜怒无常,上一秒钟兴高采烈,下一秒就郁郁寡欢。
我都记不得有多少年了,每天醒来却不愿意起床,心情不好到了极点,闭着眼睛痛苦的胡思乱想,那种绝望,无助,我也是没办法形容了,白天感觉好点,睡觉前还是那种感觉,最初的几年并不知道这是病,只是单纯的以为是自己心情不好罢了,2016年春节前后忽然有一天早晨醒来心里没闹腾,那种感觉别提多好了,好了有半个多月吧,又不行了,那会我才觉得自己可能是得病了,去了当地的精神科看了看,说我是焦虑症和抑郁症,需要重视起来,我也没当个事,直到17年大年初八自杀未遂,那会感觉痛苦绝望已经到达了巅峰,出院后又继续活着,不工作,不出屋,拒绝为朋好友,疏远亲人朋友,直到现在我还活着,跟行尸走肉没啥区别,我不知道哪天才能一觉睡过去再也不醒,那就是幸福的解脱了。
早晨正是少阳阳气开始生发的时候,
如果这个病人少阳胆气比较虚,无力生发,
而早晨呢,又是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开始由衰退转旺的时候,所以它依靠少阳阳气支持的力量也比较大。
当少阳一阳之气不足的时候,
而在清晨五脏六腑都需要它支持的时候,
它无力支持,
所以该生发的生发不起来,该疏达的疏达不起来,无力疏达,
因此清晨就重,这就是精神抑郁证晨重的一个原因吧。
到了傍晚为什么就轻了呢?
五脏六腑新陈代谢转衰落了,
对少阳阳气的这种要求,少阳阳气支持的力度降低了,
所以这个时候他倒觉得身上轻巧了。
活在当下,接受自己。学会与不良情绪和平共处,正视它,静观自己的内心;树立信心,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把工作当成修行;学习佛法 般若性空,一切都是心幻想出来的外境,烦恼当下即菩提;坚持运动;布施行善 自利利他。只要心中的灯火不曾熄灭,再崎岖难行,前途也是光明的!一觉醒来你比别人多的是经历!
抑郁是调节心态、优化情绪的一个机会。记住所有的障碍都是有意义的!“苦”启发我们觉悟,“富贵修道难”,感恩苦难!
抑郁症按照致病原因分两种 事件基础型及激素型(没有专门研究过 只是根据医生的概括所得) 很显然激素型属于完全病理性的 不以人的意识转移控制 而导致抑郁症的相关激素(如褪黑素) 具有昼夜节律性(大部分激素都存在此特性) 所以可能出现晨重夜轻。非常讨厌对着入睡困难的人讲“不要胡思乱想”这类的话,(这里暂且把“胡思乱想”理解为思维运转超负荷且混乱)就算是事件基础型抑郁症,痛苦往往也是不受控的 。
我并不知道具体原因,我只知道严重的那段期间,特别渴望晚上,因为天一黑就意味着可以睡觉,睡觉就不坏乱想,说不定睡死过去那就万事大吉了。第二天只要一醒发现自己并没有睡死,太阳那么灿烂,而我要迎接糟糕的一天,就生不如死。每分每秒都是煎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