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本来就是危险信号。据统计,25~38岁的成年人中,打鼾的就有30%!“呼声”高,曾一度被错误地看作是身体健康的标志,甚至人们往往把一个人打着呼噜睡觉认为是“睡得正香”。大量调查发现,大约3个打鼾者中就有一个患有“呼吸暂停综合症”。以美国为例,估计5000万人有睡眠呼吸暂停症状。据估计,全球每天大约有4000人死于该病。在睡眠期间,身体经历了影响你整个身体(包括心脏)的恢复性过程。打鼾能改变颈动脉的血管内膜,使它们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增加中风的风险。
打呼噜一般没啥问题,大多数都是因为肥胖,间歇性打呼噜就要引起重视了,多半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当人处于睡眠状态时,不会觉察呼吸的暂停,这种暂停一般也不会让人完全苏醒过来,只是当呼吸恢复时人会从深睡进入浅睡。这个过程使睡眠变得很浅且支离破碎,并且每晚会发生几百次,患者即使睡10小时,也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也就是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晚上睡八九个小时,可能还比不上正常人睡三四个小时。
可以理解为危险信号,但严格来说不是身体主动放出的信号,而且疾病带来的。打呼噜者的气道通常比正常人狭窄,白天时咽喉部肌肉代偿性收缩使气道保持开放,不发生堵塞。但夜间睡眠时神经兴奋性下降,肌肉松弛,咽部组织堵塞,使上气道塌陷,当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产生涡流并引起振动,从而出现鼾声,严重时呼吸可以暂时停止,影响打呼噜者的健康。对于我们来说,睡觉打呼噜,尤其是间歇性打呼噜,一定是要去医院看一看的。
现在有很多研究是关于这方面的,间歇性呼噜确实说明身体不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睡眠呼吸暂停或睡眠呼吸紊乱,这是因为此种病症与心脏病、中风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严重的打呼噜不仅让人感到厌烦,还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险信号。患者将在入睡后短暂地停止呼吸,从而引发心力衰竭和中风等。
睡觉打间歇性呼噜一定要小心,多半是身体哪里出了问题。据了解,即使是偶尔打鼾的人也要比正常人患上心脏病的风险高出20%。而经常失眠打鼾的则高出33%。此外睡眠呼吸反复暂停,易造成机体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心率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容易在凌晨发生猝死。
间歇性打呼噜很危险的,大脑中可激发呼吸的化学物质会在打呼噜时停止作用,当缺乏这种激励物质时,人们通常会停止呼吸。而当呼吸暂时停止时,人们体内的含氧量将急剧下降,荷尔蒙和肾上腺素将随之猛增。这些荷尔蒙可导致高血压、心律不齐,甚至心脏病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