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脑瘫患儿所开展的康复训练,必须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也就是说康复的目的是要让孩子获得生活自理能力,为最终回归社会打下基础。对于家长来说,多了解一些关于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式,可以更加有效的帮助患儿早日康复。然而,部分家长目前对康复训练的常识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当中。要让患儿知道手,手指,头部,脸等身体部位名称和特征,同时还要教他认识毛巾,水龙头,肥皂等洗漱用品,并知道各自的用途。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患儿进行手部功能训练,包括将手与身体成90度或者成180度放平,手指的精细运动,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运动能力。用一只手固定身体,活动另一只手以及手与口,手与眼的协调能力,经过长期耐心的训练,患儿必定能学会自己洗漱。
两手支撑的完成。两肘支撑和抬头是两手支撑的前提。两手支撑,胸离开床,颈椎和腰椎进一步伸展,重心向后移至腹部是腹爬的前提。四爬位的实现。用两手和两膝将身体支起,重心进一步向后移至膝部,并可用一侧上肢支撑上半身体重,再用另一侧下肢支持上半身体重,这是解放一侧上肢或下肢实现前进运动的前提。从腹爬位到四爬位再到腹爬位姿势变化的能力。对于姿势变化的调节对灵活爬行是很重要的,一个会爬的孩子可随意进行四爬、腹爬或高爬。
要按照孩子的正常发育规律,在适当地时候进行正确的主动运动,包括大运动、手的精细运动及口腔运动三个方面。要对孩子早日进行有效阻抑肌张力、姿势及反射异常的训练。这种引导主动运动的训练可提高肌力和骨、关节稳定性,促进正常的运动功能;按摩、牵拉、体操等可阻抑痉挛及姿势异常,亦可不同程度减轻反射异常,为运动功能训练打下基础,二者缺一不可。
脑瘫护理过程中最好在一个稳定的姿势下进行,着重是纠正脑瘫患儿上肢的痉挛模式。可一手抓住患儿肘的外侧,一手握住患儿的手,将他的手臂上举和外展。使肩外旋和肘伸直,掌心向上。鼓励患儿将他的双手拿到胸前,玩耍手指,抓握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玩具。平时注意多锻炼,然后就能快速恢复建康。
孩子在开始训练坐姿的时候,要将双下肢分开,家长可以坐在孩子对面,用双腿轻压孩子双膝,使其以下肢伸展。双手握住孩子肘关节,使其抬头直背,保持坐位。需要注意的是,避免牵拉力量过大,造成孩子二次伤害,以及防止错误的坐姿。等到上肢有力量,然后循序渐进的进行翻身动作。
需要注意的一点,在脑瘫康复训练过程中,家长要学会帮助患儿克服依赖心理,不要什么事都替患儿去做,能自己做的尽量让患儿自己去做,培养其独立意识。与患儿交流要耐心、细心、语调轻柔、语速放慢、使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及耐心、充分地倾听,尽量解答患儿提出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