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睡眠不是可不是表面上的“沾枕头就着”,通常会经历好几个阶段。先从浅层睡眠逐渐进入深层睡眠,接着在45分钟到1小时之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中,会发生睡眠抽动。这个时候大脑皮层受到抑制,高级中枢对皮层下中枢的控制不足。如有部分神经仍比较活跃,发出一些微弱的运动指令就会引起肌肉急速地不自主抽动,产生像触电一般的动作。这种反应在医学上被称为临睡肌跃症,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这种肌跃现象出现在刚要入睡时,通常它会伴随跌倒或踏空的感觉,亦可能伴随其它的幻觉,而导致突然的惊醒与肢体及躯干肌肉的单次跳跃。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比较劳累及精神压力大的时候,约有 7 成的正常人均有过这种经验。
如果伴有头痛、头晕等状况,需要脑部CT或磁共振检查,判断此种肌抽跃是不是由于脑部有病变而表现出来的症状。病因如:脑细胞的代谢性或储存性疾病、脑的退化性疾病、脑缺氧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脑基底核病变、脑炎等。
这个动作一般都是无法控制的,当人入睡后,大脑的抑制神经元在当时占主导作用,而大脑本能的反应会瞬间紧绷肌肉以获取平衡,身体会产生剧烈晃动,所以才会出现突然一脚踩空的感觉。
身体不由自主抖动,这一现象医学上通常称为“入睡抽动”,俗称“肌抽跃”。此时你的大脑已经进入了睡眠,但身体还没跟上。有数据表明,大约70%的人在睡梦中抖过。
偶尔“肌抽跃”是正常生理现象,一晚上不会超过三四次,动作幅度也不会太大。但如果出现抖动时间长、强度大且伴有头痛、头晕等身体不适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