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家乡特色美食是馓饭,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一种特别美味的食品,制作方法是这样的。
馓饭用的面是豆面,还混合一些白面,比例大概是20%,和80%。把两种面混合好之后,就可以烧一大锅开水,再找一个搅动的叉子。
就这样在滚烫的水中,一面往水里面撒豆面,一面用叉子来搅动面,防止在馓的过程当中结成疙瘩,就这样连续不断的搅动,连续不断的撒面,直到整个面变得比较稠,搅动起来比较吃力的时候就差不多了。
据老一辈的人说,如果连续搅动几千次的话才会好吃。也就是说面吃起来比较劲道。然后就等待着馓饭的出锅。
需要指出的是,吃馓饭最重要的是菜肴。必须有我们本地的油泼辣子,再加上一些咸菜,是用韭菜腌制而成的。同时有一盆大酸菜,吃起来才更加的地道。
这里的酸菜并不是指东北的那一种酸菜,还是我们甘肃人特制的浆水酸菜,有的是用萝卜做成的,你这是用青菜做成的,当然最想的还是用隐身的苦苣做成的。不但能够降压而且对身体有特别大的帮助。
等到吃的时候,在馓饭里,多放一些辣子和咸菜,如果再加上一些蒜,味道会显示出别样的滋味。然后再把酸菜拌到饭里面,吃的时候,可以靠着碗边一疙瘩一疙瘩的往嘴里喂。
这种饭做起来比较麻烦,但是吃起来特别的有味,我们本地方人都特别喜欢吃这种家乡的美食。这也是我最难以忘怀的一道家乡特色美食,如果哪一天你来到我的家乡甘肃定西,一定要亲自品尝一下。
我的家乡小到一个村,大到一个市,那里有我们喜欢吃的美食,现在参加工作了,可还是忘不了家乡的味道。
1.叉烧粉
叉烧粉是我们镇的美食,每年回家,我哥都会带着我出到镇上,馋上一碗叉烧粉,那可是我们镇上人人都喜欢吃的美食。
叉烧粉的组成部分,很明显,是叉烧和粉,而这个粉是河粉,和在广东吃的粉很不同,广东的河粉很厚,而且不是纯米粉做的,吃起来还有点粘。
我们那里的河粉,是纯米粉做的,河粉的制作,是纯人工的,不会用什么机器来碎米。我们那里有石墨,一粒一粒的米都是经过人工磨碎的,所以我们那里的河粉,吃起来很滑腻,又很香,而且很薄,味感特好。那是我们那里独有的工艺才做出这番独一无二的美食。
说了粉,我们来说叉烧,叉烧的肉都是非常新鲜的,经过用白糖等配料腌制,然后慢慢烘烤,又香又甜。
2.猪脚粉
说了我们镇上的叉烧粉,我们再来说下我们市区的猪脚粉,猪脚粉是我们市区特有的牌子粉,市区的人都爱吃,但不是在市区内,所有开的店的猪脚粉都好吃。
有些猪脚粉是不正宗的,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在我们市区二马路(牌号忘了),开的那家猪脚粉店是最正宗最好吃的那家。
白天他是不开的,等晚上10点之后,店里坐满了人,吃的粉和汤一滴也没剩下,那时候我经常和男朋友出去吃,那汤,真的很好喝。
粉是河粉,在叉烧粉已经介绍过了,而汤是上等的好汤,是用猪脚加些补药,熬了好几天的浓汤才烧成的,猪脚吃起来也不腻,很好咬,香得不得了。
大家有时间去去钦州,你一定会迷上那里二马路的猪脚粉。
有很多。
首选牛腩粉,不过以前的河粉是比较薄的,是手工河粉来的。现在菜市基本都是机械打磨出来的河粉,又小又厚,我觉得不好吃,口感不如小时候吃的河粉的千分之一。但是在我们当地有一家叫“胡须”的小店还是可以吃到味道比较正宗的牛腩粉。市场价10元一碗。
关键他们家的牛腩比较软,肉又很大块,吃起来很爽。不像有些店,那么一丁点,切的又小又薄。还是同一样的价格呢,还是要选多人吃饭的门店才好。
等牛腩粉端过来的时候,热气腾腾,上面还有葱花香菜花生米做配菜,再加上手工河粉,一个字“正”。
其次是捞粉皮。它的材料是用米粉做的,皮很薄。可以做成像圆一样大,然后把它卷起来,卷成一条条长长的。如果有客人要买,就把条形的切成一小段,装在一次性饭盒里面,上面撒上白芝麻,还有韭菜油。
就这个韭菜油真的是我们当地才有,后来出来工作了也能吃到粉皮,但是没有韭菜油,没有家乡的味道。
所以很多人过年回老家的时候,一定回到镇上面买一大袋粉皮回去吃。后来我带我老公回去,他也喜欢吃我们的这种小吃。我侄子还会把它当主食,不过吃多了肚子消化不好,还是适量的好。
最后再介绍一个就是蒜头。把蒜头洗干净切好,放入灌中。再放入一定比例的白砂糖、盐等。每家的比例都不一样,所以牌子也不一样。我们这些外出的游子有时候会在网店定家乡的蒜头,都是冲着熟悉的牌子定的。
不过有些人受不了,觉得这个味道很呛,只能说个人口味不一样而已。有时候小孩子不肯吃饭,用蒜头配白粥还是是清肠胃。
我的家乡在在徐州,走过这么多的地方我发现我们国家的人对于美食真的有一种近乎执着的热爱,徐州当地的特产美食有很多,比如说地锅鸡,捆香蹄,还有擀面皮等等。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对徐州的地锅鸡有印象,因为很多视频都会提到这道菜,做法很简单,只是需要的东西并不简单。做地锅鸡需要的锅必须是地锅,那种用泥土和砖头垒起来的锅,而且还得是大铁锅这样做出来的地锅鸡才会香。当鸡快要熟的时候再把饼子贴在锅边,一定要让饼子沾到汤汁,这样饼子的酥脆再加上汤汁的鲜美吃起来真的好吃。每次我回家的时候都会跑去我奶奶那,因为现在即使在农村这样的地锅都不多见了,美美的吃上一只鸡,那感觉真的是爽。
还有一样东西是新沂的特产,捆香蹄,就是把猪蹄里面的骨头剔除来然后再肉皮里面放上肉馅,肉馅是精肉做的也会加上一点肉皮,然后用纱布包好,放在锅里面煮就行了。打开包装以后一阵香气扑面而来,我对这种香气是没有抵抗力的,这种特产只有在我们新沂能够买的到。
很多地方都会将煎饼列为自己的特色美食,确实是这样,因为每个地方的煎饼都是不一样的,像天津的煎饼果子,徐州的煎饼是小麦做的,就像一张纸一样,最常用煎饼来卷各种菜,尤其是特别辣的菜,每次我从家带来的小鱼儿但我们宿舍都撑不过一个星期就被消灭完了,因为卷煎饼真的太好吃了。
远在外地的我每次想到家长的美食我都会意犹未尽的咂咂嘴吧,好回味家乡的味道,只有每年过年的时候才能有这样的机会。
想必没有人不爱自己家乡的吧,家乡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在离家千里之遥的另一个城市的游子,每每在心里忆起关于家乡的一切,真是感觉熟悉又想念。
每个地方都有属于那一个地方的独特美食,而对于已经尝过无数美食的我来说,那些只属于自己故乡的美味珍馐在我心中的地位,绝对不会被任何一个其他地方的比下去。
我的家乡是一座四季如春的小城,没有大城市的忙碌不安,在那里,人们的生活简单快乐。夏夜的凉风吹起,大家相聚在烧烤夜市。结束一天的工作,亲朋好友和小孩子们围在圆形的烧烤架子前,看着炭火上的竹签烤肉,个个垂涎欲滴。这是家乡特有的火盆烧烤,甚至名气大到上过“天天向上”这档节目。鲜香的小猪肉,配上香辣的蘸料,绝对是吃货的福利,去过我家乡旅游的同学都纷纷夸赞烧烤的美味。
我的家乡在四川,四川人普遍喜欢吃辣,所以家乡的美食基本都是偏辣味的。嘴馋的时候,最喜欢去一些装修不起眼,但是味道绝佳的凉粉小吃店,买两三份凉粉,配上解辣又解渴的冰粉,就能极大满足一个重口味吃货味蕾对鲜辣的渴望。
到过重庆,吃过重庆的火锅米线,深感不如家乡的早粉吃起来舒服。在我的家乡大米和米线是平时大家偏爱的主食,面食还比较少。冬天放寒假回家,晒着早上暖融融的太阳,来一碗早粉,简直是一天里最美好的开始,鲜美的汤,软糯的米粉,大块的牛羊肉,料足味美。
再说都要流口水了,爱家乡的美食,爱家乡的一切。
我们家乡这边的特产美食烧饼,壮馍,道口烧鸡。
说起这三样特产那真的让人都称赞,首先来说一说烧饼吧。每次和我妈去赶集,饿的时候会买烧饼垫肚子,非常的实在。在集市上卖烧饼的人以前都是用煤做燃料,但是现在都倡导环境保护了,他们都改成了其他的清洁能源做燃料。
当然虽然燃料换了,但是打出烧饼的那个味道和原来还是一样。一个烧饼的长度大概有18厘米的直径,看着非常的可爱,好看。如果在我们那儿有人家过喜事的时候会买些烧饼当做饭盒,给新娘子送饭,这是我们那的一个习俗。娘家的烧饼称为喜烧饼,很好吃。
在我看来烧饼配猪肠非常的好吃,很美味。
壮馍那叫一个香啊,吃了一口保准你会上瘾。里面是肉馅儿的,外面的皮是用油弄的很好看。如果家里来了亲戚朋友,不想做饭,就可以买几块壮馍吃一吃。在我小的时候非常喜欢吃外面的第二层皮,一层皮是白色的不是特别油腻,吃起来很好吃。在吃壮馍的时候配上一碗玉米粥更好了。
道口烧鸡是最有名的家乡特产美食,不论是过年还是过节。亲戚们都会拿烧鸡孝敬老人,孝敬爸妈。就像我姑姑每逢八月十五还有新年的时候去看我奶奶总会拿烧鸡。
在高三的时候听我地理老师说,道口烧鸡过节的时候买都买不了,都缺货。听说中央还来买道口烧鸡,确实啊,道口烧鸡真的很好很不错的。
我家乡的这三种特产美食我都难以忘记,因为它们都特别的好吃,特别的有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