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煮火烧!北京人吃卤煮也是要从小培养的,比如我小时候尚且有记忆的时候,老爸就已经带我去吃“小肠陈”了。那个时候才不会管小孩子会不会上火,适不适合吃动物内脏之类的呢。卤煮火烧的主角就是肥肠和火烧啦!火烧和超市主食窗口的很不一样,没有外面的一层焦焦的皮儿,吃到嘴里全是肉头的。最最重点的是汤——老汤!所谓老汤就是几十年这锅汤都没有换过,只是往里面不断的加料,这样才能一直保持老味道。一碗卤煮里除了肥肠和火烧,还有肺头和炸豆腐片,要配上蒜汁、酱豆腐汁儿、醋才是到位。
炸糕挺好吃的,在虎坊桥路口的西南面的一家餐馆前,总有人在排队,号称京城独一家的京天红炸糕。老字号,而且无加盟店,难怪生意火爆。敢号称独一家,炸糕色泽金黄,薄薄的黏的粘米皮,里边饱满的红豆馅,馅儿好是关键,豆沙馅都是一大盆,一大盆的用,当真够气势!咬一口热气腾腾的烫嘴,酥脆的外皮卡兹作响,里面冒着热气的红豆馅儿绵密香甜。皮薄,致密,软糯,这种皮表面酥脆,密封性好不进油,所以吃起来不油腻也不会炸的太干,里面的水分锁住了,所以内馅很软糯。功夫到家!简直吃的不亦乐乎!
豆汁儿,京味十足的要算是这家尹三豆汁,就是真的比较难找。在天坛北门向北150米马路东侧胡同内。每天上午10点就关门了,很多老年人排队来喝,味道层次口感更丰富。江湖中流传着各种各样关于豆汁儿的传说,黑暗料理,生化危机。豆汁用绿豆浸泡到可捻去皮后捞出,加水磨成细浆,发酵,沉入缸底者为淀粉,上层飘浮者即为豆汁。发酵后的豆汁须用大砂锅先加水烧开,兑进发酵的豆汁再烧开,再用小火保温,随吃随盛。颜色灰绿,味道酸香,请干了这碗酸水!
驴打滚!我吃这个吃得比较多,对北京城里各家的味道都算是比较清楚。这是我家小区前面的一家,豆馅和糕层的比例较好,豆馅不够有诚意,甜味够,但估计是大锅反复熬煮,略有糊味,且有个别未煮烂的豆子。糕层具有非常浓郁的粮食香。永远在排队的是超市里那个档口店。豆馅的问题和驴打滚一样。白记年糕所有涉及到米和面的部分,真的太赞了。馅的部分比回回差一些,在控糖方面也没有改良,属于比较传统口味的小吃档。
糖油饼,北京最火爆的糖油饼羊杂汤,千万游客早起必来拔草朝圣!双倍加糖的糖油饼,给钱之后师傅要专门做双倍糖的,比一般糖油饼多刷了好几层红糖,然后放进炸锅里,另一个师傅捞出来,干净利落。一定要趁着刚出锅时吃,外焦里软,松软香甜,微微的筋道。适中的甜度,混着刚好的油炸香气,红糖已经结成了酥脆的一层,面香特别浓郁,但一点也不油腻,好吃!
这个当然是老北京冰糖葫芦!在北京吃最传统的冰糖葫芦,一口嘎嘣脆酸甜了整个冬天!冰糖好,果实大,清爽,干净,无籽儿。咬一口冰糖嘎嘣脆,一点都不粘牙,山楂果酸甜可口,特别开胃,忍不住一整串都吃掉啦。还有山药的也非常好吃有独特的香气,搭配起来消食健脾。立冬的日子来一串,过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