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北方人,从知道有豆腐脑这个食物开始,吃的就是咸的,从来没有想过还能甜着吃,现在长大了,知道有甜豆腐脑的时候一脸萌比,不明白他们是怎么吃下去的,这就像我们中国人做饺子包的是肉馅或者素馅,但是当我们发现美国人做饺子包的馅竟然是奶油或者巧克力的那种惊恐的感觉。然后就会有美国人问青菜馅的饺子是怎么发明出来的,为什么中国人不喜欢吃奶油馅的饺子。所以其实只是文化不同,地方习俗不同。
这个主要的原因是在于气候和温差的问题。长江以南地区湿度比较大。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温差湿度不是很强烈。黄河以北地区温差比较大,气候又比较干燥。也就是说身体的水分蒸发比较快,所以需要盐分以及一些适合补充身体缘分的物体。说到根本,这也就是一种温差地域所造成的饮食结构不同的原因吧。
北方夏天天气干燥炎热,空气湿润度很低。冬天又寒冷刺骨。在古代更为寒冷。人们得一来为了食物保存得很久,也是人们不用在恶劣的天气下去不停寻找食物。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人发热,保持身体温度。增强对冬天的抵抗力。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吃咸的习惯。
记得00年,坐标:南京夫子庙某小吃街!坐下,问服务员什么小吃好吃,推荐了豆腐脑(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称)!等待时,想像了各种美好!结果,一上来,瞅了好久,研究n久,才知道就是我们这边的豆腐花!而且难以接受的是,居然是咸的,非常长见识!
个人口味不一样,也许在很久以前人觉得咸豆腐脑好吃就传下来了,北方喜欢吃咸,南方喜欢甜,南方人当时看到往豆腐脑里浇汁放配菜,我是有点惊讶的,但是地区差异口味不同可以理解,但也有些北方人喜欢吃甜的!
根据个人的经验,一般情况下,豆腐脑是南方是甜的,北方是咸的,但是也有各种例外情况,所以主要是地域差异造成了豆腐脑有咸有甜,至于爱吃咸的,还是爱吃甜的,这个主要看个人喜好和地方饮食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