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江小白不得不说江小白广告做的不错,现在几乎电视剧,电影的场景里都有江小白,广告铺的大。主要功劳还是策划做的,口感上来说不辣,有些白酒不论好赖没有下酒菜我是真喝不来(和自己酒量一般也有关系)。小瓶,一瓶一两,对我来说刚好是能开心但不影响正常活动的量。路过便利店买一瓶塞包里,回家偷偷喝完嚼点花生or口香糖,不凑近说话没人会发现。上次超市买了一瓶芝华士12,没藏好差点就被发现了。葡萄酒更不用想,那瓶一个个长度长得,没有添加其他疑似保健作用的药材,很多小瓶酒总让人怀疑是不是只有男性能喝。
工作之余,我也喜欢喝点小酒。和很多人一样,第一次喝它是在火锅店,冬天温暖的火锅前,每人一瓶江小白,火热的滋味,品读扎心的文案,一口下肚,尽是青春的味道。我们虽然离青春越来越远,但谁又没有青春过呢?除了在火锅店读它最为出名的文案,闲来之时也买来大瓶的江小白,慢慢地品过,认真地来说说感受。首先入口,很清爽,闻起来很清纯。可能很多喝白酒的人会说闻起来就是酒精味,的确是这样,这也是清香型的特点,一清到底,极致的清纯香,没有什么复杂的香味。
很欣赏江小白团队的才华,但是很遗憾,一开始就知道江小白一定失败。战术的精妙,掩盖不了“石头上挤牛奶”“井水里钓鱼”的战略选择的与生俱来的必亏因子。零零碎碎发表过一些批评,但老苗这篇更系统。可怜无数求职者,或来谈合作者,和我谈合作时总以江小白为证据来证明他的观点,我则耐心回答:江小白是一道坎。只有看透它的必败,不被“春药”迷惑,才具备起码的分析能力,才能成为“人才”。连江小白的败局也看不透,那就还需要修炼。
江小白的口感比较而言,容易入口且很顺,不辣口,偏甜,回味不太强,甚至略微有点苦涩感,比较能打开年轻群体市场,简单的高粱主材料酿制,就像江小白自己的品牌理念,简单就行。其实江小白白酒的崛起,以及他的另类概念,已经预示着中国白酒行业的后继乏力的现状,这一点有点像当下的德国黑啤酒发展窘状,当下的德国新一代对黑啤酒不太感冒,也不太欢喜,导致黑啤的发展和酿造处于尴尬的境地。
它属于四大香型之一的米香型白酒,由于制作工艺的不同,口感单一,酒质差,不利于身体健康。江小白值得人学习的是他们的营销策略,深入人心的文案,但是产品真的不行。懂酒的朋友应该都懂,白酒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独特的制作工艺,在几大香型中,酱香酒的独特工艺非常严苛,三高三长,12987,可能每个人的口味不太一样,但是,优质酱香酒确实是人们最好的选择,健康利己因子最多。
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名气远远大于实力的白酒品牌,往好了说是营销推广做的不错打开了市场,往差了说就是不好好做产品想歪点子,这基本是我唯一喝2两就头疼的酒了,第一次不相信,又来一次还一样,三次过后发现没跑了~~~同等选择下歪嘴郎、二锅头都是不错的选择,至少品质还是过得去,江小白,继续打广告好了,反正和我没什么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