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奶奶的老家过年是一定要吃粽子的。豆沙粽代表甜甜蜜蜜,肉粽代表来年生活富足。所以每年老家的亲戚都会寄粽子过来,特别之处在于粽叶都是山上采摘的,糯米软绵,豆沙更是精心蒸煮,甜味适中,份量满足,没有一点杂质;肉粽是精选的猪后腿肉并经过腌制,口感超赞。无论甜咸,一颗下肚,回味无穷。
从农历的腊月二十三开始,每一天似乎都是色彩斑斓的,都散发着温馨绵厚的香味儿。就像童谣里唱的:“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贴画画;二十九,去买酒;年三十,包饺子;大初一,撅着屁股乱作揖。”
每到过年,妈妈都会准备新衣服,即使没有钱买新的,也会把旧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留到过年那天让我穿上。至今,还能清楚地嗅到那股香香的洗衣粉味道。每回一想起来,就超级有过年的味道。
一大帮亲戚好友走街串巷,到处拜年送礼吃饭,当然还有打麻将,虽然我说不上是赌圣,打麻将、二十一点、打红心、拖拉机等等基本大众的都会,不是我好赌,是喜欢这样热闹的场景。
年三十儿之前愉快而忙碌地购置年货,激动地等待着新旧交替的这一天,穿上新衣服时的那种喜悦感,有肉吃有好酒喝,一打开家门那股浓浓的炮味儿,一大家子在一块儿闹闹哄哄。
年味,意味着回家团圆,世界再大,故乡就只有一个地方,无论回家的路有多远,多难走,旅人早已归心似箭,回家的车票早已在胸口捂暖,回家的路程早已在心里丈量几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