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比大雄可能是最被人误解的人物,因为他的点滴成长总是被万年小学生的「设定」归零
每一集的片尾,野比大雄都在成长,或开始独自做作业、或更理解父母可是在下一集的开不得不重新变回那个颓废的、不思上进的大雄只因为大雄被规定是永远的小学五年级,永远那个不懂事的我们他的每一次成长都会被下一集的播放重新归零在这个循环世界里的大雄,可能是个永远不懂事的孩子但是现实中的我们,一集一集,几千话地,几十年地,见证了大雄一次次的成长我们心里应该存在着一个完整的大雄:他懦弱却一步步地勇敢起来终于能独自战胜胖虎,他从猥琐地偷看静香洗澡,到痛哭着诉说自己的承诺他从一个遇到困难只能求助哆啦A梦的废柴,到说出「我一个人也肯定没问题的」个性像野比大雄的人,将来会有什么出路?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太多意义,因为人们不可能永远是一个小学五年级(也有设定说为四年级)的个性。造成大家对大雄的误解,主要来自于短篇漫画,短篇漫画是由于主打轻松日常类,大雄的这些废柴属性就成为这些故事必须的「起因」。这样的设置和四格漫画有类似之处——上一集的剧情走向不会对下一集的人物塑造造成太大的影响(之所以用「太大」一词,因为哆啦A梦的短篇还是有一些剧情承接的,作者也一度想进行完结,在《再见了,哆啦A梦》一话中大雄即展示出自己独立生活的决心)。
从 1980 年开始,作者藤子·F·不二雄开始创作单行本一本的长篇故事,同时这些大长篇也作为每年的剧场版电影进行放映。与短篇不同,大长篇更侧重大雄与同伴排除困难而成长的冒险故事。无论是大雄、胖虎、小夫,都在这些作品里展现了更加丰富的性格特征和个人魅力。而且大长篇的故事并不像一些作品的外传性质,大长篇中的历险经历也会在短篇中提及。因此评价大雄这个人的个性、品质,短篇、大长篇以及其他作品一起结合,才能有一个立体的形象。
说实话像野比大雄这样的人以后是没什么前途的,简直太废了好吗?首先就是他太过于懦弱了,胖虎从小就欺负他,他只会哭,也不懂得反抗,这样的人在社会中也只能作为一个被人欺负的角色而已。还有就是特别喜欢依赖别人,每次一有个什么事儿,就只会喊句“哆啦A梦~”,什么事儿都想让别人帮他解决,没有想过靠自己。
而且他还非常的喜欢不劳而获,学习成绩差可以理解,但是明知道自己的成绩很差,还在那儿投机取巧不好好学习的话,问题就很大了,不想着去改变的人,是永远都不会有前途的。
哆啦A梦对于大雄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提供便利的未来机器人。但,渐渐地,比起这些神奇的道具,与哆啦A梦一起度过的时光才是最珍贵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是很赞同目前赞数第一的答案所说的:「大雄是阿Q,哆啦A梦是大雄的上帝」说完「像大雄这样个性的人」,最后说说「将来会有什么出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大雄的一些特性,说说自己同样不爱做作业——每个十一长假的作业总是拖到十月八号的凌晨同样喜欢漂亮女同学却怂得一塌糊涂——只会偷偷地帮对方的椅子换成最好的同样被欺负了从来不喜欢打架——小时候总要巴结那个最痞子气的孩子。
说实话:现在很多人都不如大雄,无论大雄受到怎么的挫折,遇到什么样的坎坷,他都能轻易度过,因为他有一颗纯真的心!他的坚强,他的倔强,只想守护他想守护的人,明明很懦弱,静香遇到危险他知难而上。任世人欺恶,待世人以善,谁能做到?
感觉大雄就像幸运儿一样,但是他这样是不成器的,不可能一直那么幸运,所以还是要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