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丝和杰克在船上不算一见如故,可他们的表现。却像是相恋多年如胶似漆历尽风云沧桑变幻的老恋人似的。从他们相识不满72小时就在没有格调缺乏床的情况下云了个雨,到他们最后生离死别时的缠绵场面,这些仓促而做作的情节都让我有种不寒而栗的肉麻感。还有最后,船撞冰山,水都灌进来了,一船人炸开了锅,乐队还在淡定神闲的演奏。是啊,导演无非就是想凸显人面对死亡都能那么安之若素视死如归,据说当年911,大楼在浓烟滚滚中还没倒,人们进电梯逃难时都是排队呢。美国人就是素质高啊!
卡麦隆你干脆再加个镜头:大水淹过他们膝盖时,他们再不慌不忙的翻动乐谱...虽然有人说那是真事,可我始终不信,临死前人还会那么装13?也许成功逃生后的人出于某种感怀,高度的神话了那群演奏家。要换做我,逃不掉就赶紧找个美丽的小妞抱着一起死了算了,还吹个屁的萨克斯。很多人喜欢这部电影,(当然功不可没的还有那首凄婉清越的电影插曲)不过是因为这部“感人”的电影既衬托出了现实 生命和理想的残破。又让人在观影过程中萌发了一次淋漓的哭泣,眼泪居然与银幕上那俗套的凄美情景媾和了!共鸣了!噢麦嘎!观众们就和捧着琼瑶奶奶的小说看得泪眼朦胧的高中生一样可笑。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恐怖的,船身越来越倾斜,船尾高高翘起,巨大的螺旋桨暴露在空气中,船上灯光全灭,广阔的大西洋,无人救援。Jack攀在木板上,Rose说,“Jack, I love you.”这是全片唯一的一句告白,在濒死的时刻,在希望快要破灭的瞬间。最后的最后,Rose放开Jack的手,看着他迅速消失在暗蓝色的海水里,看着大西洋吞没了她最美好的记忆。多年以后,满脸皱纹的Rose依然还是能清晰地回忆起他,但是也只能回忆了,没有照片,没有文字,没有定情信物,只有一副画,一颗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
Rose颤颤巍巍的走上甲板,踩上栏杆,就像她多年前做过的一样,但是这艘船不像它那么大,也不像它开得那么快,并且身后也没有他,她打开手掌,剔透美丽的海洋之心,向前一抛,很快的消失在海水里,就像当年的他。她的生命,早就不会再有超越那时的惊艳与传奇,因为那个人,可能是花光了一生的运气才会和她相遇。不会再有人找到海洋之心,不会再有人记得Jack,那种情怀,那段时光,只配让大西洋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