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是建立已有的知识的知识体系,因为我不知道,但是一般感觉是和学习一个体系的知识差不多。
而我自己建立的知识体系呢,是因为当初小学的时候感觉爱因斯坦这个人很厉害,然后有一个终极追问。然后得出了一句话,问题不解决永远是问题。十几年后的今天,我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关于认知方面的。虽然不是完全独立于整个世界,但好在还是有点个性。
至于怎么建立?像我这种知识体系的建立一般都是靠命运。想法千千万,靠自己的想法让想法建立体系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没有任何标准,也不知道如何建立。除了命运以外别无他法。
知识体系的建立,最关键的一步是明确自己未来3-5年或10年,需要积累哪方面的知识,主动构建你的个人知识结构。然后才是如何通过高效的工具和方法去积累这些知识。比如你明确知道自己需要积累如体育、旅游、营销三个领域的知识,在碎片化阅读中一旦看到与这三个领域的相关信息,就将其收集在一个聚合平台,一周或半个月定期花充足的时间对这些信息进行过滤、组织、补充、归纳,最后保存精华。这样既能有意识地扩充所需知识的广度,又能针对性地通过回顾、联系、查询、补充等方式加深知识的深度。
我觉得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知识体系的构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与日积月累才能成为一个体系。首先得给自己建立一个知识库。由于时代的局限,我一开始的知识库只能是手抄笔录,小学语文教师所要掌握的教育学、心理学、语文基础知识、文学常识等知识要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摘抄笔录时跟编书的体例差不多,目录和页码也得标记,章节与章节间分开时用胶布写上标注,便于查找和随时补充。
我认为坚持读书时做归纳总结是提升知识体系的必由之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厚积而薄发,博观而约取,持之以恒地读书是建立知识体系的不二法门,要选择适合自己成长的书籍进行阅读。例如老师要学习经典名著《论语》《道德经》等,专业书籍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陶行知的《陶行知教育文集》等,教学理论书籍夸美纽斯的《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柏拉图的《理想国》等。学会站在巨人肩膀上,站得高,望得远。同时,取其精华,学其经验,借鉴创造性运用
我们在读书写作的同时,还要注意经营平台,打造个人品牌。具体的做法就是先给自己贴上标签,然后通过读书写作分享不断去强化这个标签。然后再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和提供的价值去链接高层次的人脉,用价值交换价值。总之,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就是全面自我提升和迭代的过程,现在知识淘汰的速度很快,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很重要。
我的前职是一名普通不能再普通的高中历史教师,并且在这个行业一做就是十余年。后来因为有了宝宝们,想兼顾家庭转换职业跑道,开始尝试读书写作,经过两年的努力成为多平台的签约作者,自己的手写汉字也成功入库,在安卓手机商店上架,新书预计年底上市。目前是一个自由职业者,这期间有很多公司来挖我,开出的底薪都在10w以上,下半年我打算入职一家出版公司,初步实现了从教育领域到出版领域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