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中的时候,我有个室友很严肃,每次我们玩闹嬉笑时,她就绷紧了一张脸从我们身边飘过,说“你们这样有什么意义呢?”她的话每次都很有效地打击到了我们。那年课业繁重,老师父母的期望比山高,除了上学再无其他可选的出路。这一切给我们极大压力,哪怕一个月唯一一天的休息时间,也用来跟厚厚的试卷作战斗。但是少女的天性是活泼好玩的,偶尔我们也会出现像上面那样的嬉闹场面,这时候一句意义的探讨,让人罪恶感深重。那时候的我们,极力按捺住寻求快乐的心,看起来心事重重,背负着太多的希望和压力前行,一刻也得不到放松。后来我毕业了,学业的压力刚退场,职场的竞争又开始了。
小时候之所以可以无忧无虑的玩耍,那是因为,父母帮我们承担的痛苦,他们帮我们承担了生存的压力,我们不需要为生存压力感觉到痛苦,不会为了交不到异性而烦恼。人类最基础的两个需求,或者两个大问题就是,生存和繁衍,可以说的高尚一点。叫做事业和爱情。当不断的逃避问题,不解决问题的时候,终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终有一天,要去面对各种问题。这个时候很多人开始逃避了,但是又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因为成功的欲望,价值感,他人的目光都在左右着自己,使自己快乐不起来。
小时候,格局太小,想得少,闲得慌,一起翻卡就是朋友,一起回家就无话不说。男同学在旁边唱七里香,你在心里就荡起了桨。我说我喜欢杰伦,你说你也喜欢,我们一击掌成了闺蜜,一起谈天一起笑。时光把很多所谓人生大事消磨殆尽,它们却固守原地。许多郑重其事的留影,都已经被我忘记是在哪,为了什么,时光在任何时候都会留下一些转瞬即逝的美好,无关年少,无关长大,而我也终于明白,即使它们再被唤醒,时过境迁,我们永远也无法站在现在的立场去体会那时的美好。
小时候做每件事都是在接触新鲜的事情,所以干什么都有意思,长大后觉得失去快乐的原因是,在重复做相同的事情。在做非常螺丝钉的工作,举例你每天都在收费口收钱,长时间的重复让你早已失去了新鲜感,重复变成了巨大的烦恼,重复了劳动一天,盼着下班的些许环境改变来治疗自己。你几十年都是过一样的生活,你的时间一点宽度都没有。你玩什么都没意思,因为再也没有新鲜感,你也就永远失去了快乐。
小时候我们觉得快乐是那么简单纯粹,看到天边的一朵云,路边的一朵花,吃一次麦当劳,去一次游乐园都能让自己觉得无比欢乐,但事实上,真正让我们“发自内心快乐”的其实是那种自己不需要付出什么努力,好事就能送上门的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长大后,若是有陌生短信告诉你你中了几十万的大奖,或者送你最新的苹果手机,你会高兴么?不会,因为你知道这是假的。
长大带来的是成长,是进化,是对身边事物和整体世界的提炼总结,等级越高,就越告别低等级的快乐。不要感慨长大就没有了发自内心的快乐,那只是你的心智没跟上你身边应有的环境等级。人生的快乐大多如此下场。一开始快乐,你就反复寻求这种快乐,然后无感,最后厌烦。随着年龄的增长,被你反复使过的已无效的快乐手段越来越多,你能感受的快乐就越来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