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对性格等等有影响
比如有些人就是没有同理心,无法理解他人感情,统计结果显示这类人更容易犯恶性案件
此外包括基因影响身高外貌智商等等必然会在成长过程中对性格有二次影响
如某些丑/畸形,导致受到歧视等等,然后大概率导致自卑甚至反社会人格
但是绝大多数时候不是决定性影响
也就是不是有某个基因就100%会去犯罪等等
所以在讽刺、批判的时候一般认为不应该针对对方无法选择的条件
比如不应该像今年春晚一样欺负潘长江矮,
或者不该因为某某人生而为黑人就歧视人家
但是在明明自己可以做出选择的情况下,却选择了可鄙之路的家伙,我是赞成尽情鄙视的,并且同时鄙视悉心呵护这帮人的圣母们
比如明明受足够程度的教育有分辨事实的能力还跑去参加ISIS的欧洲人啦
比如四肢健全的乞丐啦
比如明明可以找到工作却坚持躺家里吃低保的福利混子啦
其中部分是合法的,也确实不应该立法禁止,
但是至少应该是可批判的,而非无限制的用“个人选择自由”去包庇
也许其中有一定比例基因决定的成分
但这并不能作为他们不可鄙的理由
另求这类价值判断里面【如果一个人因为贫穷等原因没有受到足够的教育导致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可鄙,那么此人是否可鄙】
进一步说【如果一个人受到和其他人相同的教育,而其他人因此可以获得足够的社会规范教育,但这个人真的没能学会到底哪些行为可行哪些不可行,那么此人是否可鄙】
这几种情况的分析方法
人性善恶42%由基因决定
对善良(社会责任感)根源的认识,人们一直徘徊于两种极端之间:一边是“基因决定论”,一边是人类的“自由意志论”。二者之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观点,而真相一定存在于其中。但问题在于,我们无法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控制环境中的一切。
日前,加拿大科学家利用174对同卵双胞胎进行研究,让他们回答一套由22个问题组成的问卷——每对双胞胎都具有同样的基因。拉斯顿还找到148对异卵双胞胎——每对只分享一半的基因。在研究中,拉斯顿关注的是所谓“隔离基因”,即那些由遗传特性决定的,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基因,例如人类共同拥有的、长有两只眼睛的基因。这些隔离基因即便在异卵双胞胎之间也是不同的,它能够决定眼睛的不同颜色。但是,在同卵双胞胎中,隔离基因也是相同的。
按照这种推理,如果基因能影响人类的怜悯心,同卵双生儿在道德上取得一致的几率要比异卵双生儿高出一倍。拉斯顿的实验结果恰恰与这种推理吻合。
实验对象要求对一些陈述作出判断,衡量的等级分成从1(极反对)到5(极赞成)。这些陈述包括“逃避个人所得税如同偷窃一样坏”和“我是一个别人可以依靠的人”等。
同卵双生儿的回答相似率几乎恰好是异卵双生儿的两倍,这让科学家计算得出结论:在个人善恶态度不同的问题上,基因因素占42%。
金钱社会决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