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一】:
丈夫有蛮高的薪水,对自己家庭非常好,有一天,啪!丈夫拿着一捆钱放在桌子上。
他的妻子一看这钱,非常高兴,对自己的丈夫说:“哇!你好棒,我们这个家因为有你,我觉得很安心。”丈夫一旦听到妻子说这些话,心里会特别开心。
妻子继续说:“我为你准备了你最喜欢吃的美食,你喜欢喝酒,我们弄一点点小酒吧。”
不难想象,这时候丈夫的感受是很美好的,甚至会觉得生活非常有意义。
丈夫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价值被肯定了。 我们所说的价值感,就是能够给社会和别人带来一些好处,这就是我们自己的价值体验。
【情况二】:
再换另一种情形,丈夫拿钱回来放在桌子上,妻子面无表情地接受了,并且告诉丈夫“养家糊口本来就是你男人的责任,虽然你拿了钱回来,但钱并不是很多。”
如果你是她的丈夫,你会有什么感觉?
可能会感到挫败,严重的话甚至会有一些争吵,心里也许会对自己的妻子和生活产生怀疑,因为妻子没有接受他的价值。
所以,当一个妻子经常在婚姻中抱怨自己的丈夫不够好,没有满足自己,或者不能承担起一份责任时,这对于他来说,其实是一种羞辱。
相信没有哪个男人愿意去接受一个没办法成全自己价值的妻子吧。
03
有时候我们接受别人的好,也是成全了对方的价值。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从来不麻烦别人的人。有时候不麻烦别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意味着不给对方体验到价值的机会。
所以,朋友之间要相互麻烦。只有朋友间相互麻烦,感情才能交的深,原因就是,在不断的麻烦中,在不断地要求对方帮助的过程中,两人实现了彼此的价值。
一个从来不会麻烦朋友的人,也不会接受别人的帮助。不会接受别人的帮助,慢慢地,别人跟他的关系就疏远了。
在工作的场合,也会有这样的情形发生。
举个例子:
小玲是一个刚进入公司的姑娘,大家想和这个姑娘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同时,希望她能尽快地融入到团队中。但是,每当同事们发出邀请时,比如,“一起去唱歌”,“一起去吃饭”,小玲总是会拒绝。如果同事有事情要小玲帮忙,小玲就会说,“我现在手头上有点事,帮不到你,不好意思”。
慢慢地,很多同事就会远离小玲。为什么会远离小玲?
因为小玲是不愿意给,也不愿意受的人。
可以说,似乎她在一种自我中心的状态中,失去和他人互动的动力,任何人在她身边变得可有可无。
所以,不给别人添麻烦,并不代表你是一个可以把人际关系维持的很好的人。相反,在无意中,你不给对方价值的体现,大家反而会疏远你。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们说的可怜之人,一般有以下几种。
为什么你在关系中付出了,却没有得到一个好结果?
原创 胡慎之
很多人以为,自私的概念是自我,其实自私不是自我,更多的时候是自卑。
01
熟人王先生跟我说,“他的婚姻无法持续下去了”。
他一直觉得自己的太太总是找他吵架,不管他做什么事情都会引起争吵,对他的数落也越来越多。
他说,“我在婚姻中很负责,为家庭带来了比较好的经济基础。同时,我对自己的孩子也蛮好的,让孩子上很好的学校,各方面的事情都是我在联系,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很多。我就弄不明白,为什么我的太太不能去享受我营造的好生活,却经常对我无理取闹呢?”
他用了“无理取闹”这个词。
我问他:“当你的太太做了一些事情,比如,她帮你做了一餐饭,你的反应是什么?”
他说:“她做的饭菜口味一般般,我将就着吃。很多时候,我发现我太太的能力很差,所以,大部分的事情我都自己做,包括出差,我会自己收拾行李。以前是她帮我收拾,但她收拾的并不好。我已经尽量不给她添麻烦了,只要她不跟我争吵,我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我跟他说:“你跟你太太之间好像没有太大的互动,除了争吵之外,你跟她互动的愿望似乎也不是很强烈。”
他反驳说:“我也经常跟她说话呀,有时候她跟我争吵,我会回应她,经常跟她解释等等。后来就越来越没耐心了,慢慢地,她再跟我争吵时,我就觉得她不可理喻。我无处可去,只能躲在书房里,因为不愿意跟她发生冲突。”
有时候,我会觉得有太太和没太太都一样,我对她的要求不高,只要她能把家里简单地弄好就可以了。
听完他的回答,我说:“你看上去似乎蛮自私的。”
当时,他瞪着很大的眼睛看着我说:“我怎么可能自私,为了这个家,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会为她做一些事情。”
“一般会做什么?”
“她生日或者其他节假日的时候,我会给她买礼物。而且在她生日的时候,她也总是提醒我,应该给她买份礼物。”
我问他:“买礼物的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说:“反正要满足她。”
其实,像王先生这样的夫妻关系,在很多家庭中也会经常出现。
在这段关系中,王先生体现的是一种不愿意投入的状态。王太太渴望他能在关系中投入到她真正需要的地方,而不是投入到王先生他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上。
在王先生看来,他做的这些事似乎都是为了家庭好。但是,对于王太太来说,她没有在跟王先生的关系中得到滋养,这种滋养包括两个人之间本该有的美好互动的感受。
一段好的关系,有时候可以定义成一种合作式的关系。如果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合作的关系,就是大家都有自己的资源,然后一起合作,创造了效益,最终一起分享。
当有人愿意跟你一起合作时,这证明你身上一定是有价值的,而且这种价值是对对方的,而不是对自己的。
因此,在一段关系的互动中,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去体会到你对于对方的价值时,那么,我们就会有一种很强烈的挫败感。
如果你要剥夺对方这些价值体验的话,最好的方式就是,对于这些价值我们不认同,不接受,也不给予。
所以,自私就是不给,也不受。
02
很多人应该会有这种经历:你想对自己的父母好一点,于是,你给他们买了一些你认为比较好的礼物。
但是父母的反应是什么呢?
他们并不接受,甚至会说“你怎么乱花钱呀?”
也就是说,父母很难去接受这个礼物,反而开始数落你花钱花的太多。
此时,可能你会因为父母的反应,感觉到愤怒。
愤怒的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对方不接受,也不成全你对于他的价值。
你想表达自己是一个比较孝顺、爱父母的孩子,买礼物给父母的行为也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成就和满足感。但如果对方不接受,你就会特别愤怒,因为你觉得自己的价值体验或者成就体验被剥夺了,那一刻你会感到特别的挫败,甚至会有一丝愤怒。
类似的情形也会发生在很多人的婚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