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这三年中过得最累的莫过于大三下半年,因为这半年将是我对自己的未来重新规划的转折点,在这半年里,我要做的事情非常多。第一个事情,我要决定是毕业后是继续读书,还是找个工作步入社会。我从小性格就非常孤僻,不爱跟人交流,可以说有轻微的社交恐惧症,进入大学,也没加什么社团, 讨厌与一堆人熙熙攘攘,相反,我更喜欢一个人去图书馆看书,一个人自习,一个人吃饭,我觉得一个人的时候更加自在,不用顾忌他人的感受,自己静静地思考的感觉不要太爽,因为性格原因,或者说我根本没有做好进入社会这个大熔炉的准备,我选择了继续读研。
迷茫期,对于我个人来说就是大一上学期的时候吧,不知道怎么学习,不考试就不看书,觉得每天无所事事,然后晚上躺在床上超有负罪感,决心明天我要做什么什么,结果还是无所事事。后来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好歹也是六百多分考上的大学。于是就逼自己泡图书馆,事实证明在图书馆比寝室舒服多了,有学习氛围,至少不会让你颓废的那么彻底哈哈哈,然后就看书,不想看专业书就看课外书,学校附近有三联24小时书店,很棒的看书的地方。多读一些书,充实自己,就算不增长知识也没有坏处嘛。
本硕国内知名985,现在研究生在读,比大学时努力了不少。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学时还是停留在父母或者学校安排的要求上,虽然也很丰富多彩,但是不一定很快乐。如果再让我读一次大学,我一定认真思考我想不想度现在的专业,想不想转专业,做这件事能不能全力以赴,心甘情愿,还是为了保研为了得奖“咬牙刻苦”。大学是一个选择的好时机,这四年,认识你自己,选择未来的路,最重要。不要把自己的选择权交到了别人手上,到头来依然盲目。
就我自己而言,目前大二狗最后悔的是大一的时候没有仔细向学长老师了解在本学校本专业将来会遇到哪些事情(比如以后可以参加的竞赛,可以加入的科研基地)以至于一些很宝贵的机会从身边溜走,十分可惜。我建议是直接向直系学长或老师请教将来自己会遇到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如果有兴趣或者有利于实现自己的目标,提早准备以免错失良机。当你比别人提前意识到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并且提前做了准备,你的大学就没有虚度。
我现在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不过也马上就要进入大三了,感觉自己在过去的两年里并没有充实自己,在进大学之初雄心壮志消失的无影无踪。所以就在问自己,你将来准备过什么样的生活。很平常的问题,却一下子让我振奋起来。很简单,不断的学习,积累经验,不要让自己无所事事,忙起来。尽管现在将要大三,但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自我安慰了,其实很后悔的)。
读书比较早,95后本科已经毕业一年半了,大一开学不想参加任何的社团,因为不喜欢这种被什么东西束缚的感觉,所以大一过的超级的轻松,除了每天的上课,练琴,吃饭,寝室。其他的时间就是和同学逛逛街,侃侃艺术学院帅的男的,各种八卦。其实刚开始真的挺迷茫的。后来喜欢上了旅行,一个人,从大二到现在从来没有停止过。






